分享

道没有偏私、没有分别心,只有至善至美(连载13)

 心理咨询诊所 2022-08-14 发布于山东
文章图片1

首先,修道没有分别心。

关于事物中的“难易相成”,是说只要计划合理,并且执行每一步,必然是成功的。合理的计划需要智慧,每日的坚持需要定力,这是定慧的道理。

关于“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等,都是比较而言,都是独一无二。

比如眼睛和耳朵哪个是第一?各有各的功能,没有第一。

人要了解的是,怎样才能把自己的才能发挥出来?天生我材必有用,所有的法门没有高下,上天是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美丑、善恶、长短都是道,一切都在变化中,修道是没有分别心、没有后天这些名相的,看到的都是道的示现与表法。

文章图片2

其次,老子在本章第一段中从六个方面在阐述道。

有无相生,是道创造天地万物的法则;有无相生,也是一个人创造生命、创造事业的法则。万事万物,都是无中生有,有归于无,生生不息。

难易相成,是道成就天地万物的能力;难易相成,也是一个人把“和谐社会当成我的责任,和谐家庭当成我的责任,和谐身心当成我的责任”的能力。这是成就事业的能力。

长短相形,是道创造万物的形式;长短相形,也是一个人建功立业,利益社会、追求成功人生的态度。

高下相盈,是道创造万物的次序;高下相盈,是一个人高以下为基,把自己放在水流最低的位置,这是追逐大自在、大平安的态度。

音声相和,是道创造万物的特征;音声相和,也是一个人修身养性、天人合一、内外合一、总是和谐的真实流畅。

前后相随,是道创造天地万物的手段;前后相随,也是一个人想要成为“天之道利而不害”的圣人,必须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的关键所在。

老子这六个方面是六种极致,说尽了生命的根本、理想、目的以及人生对待财富、名誉、地位的态度。

文章图片3

再次,《道德经》第一章和第二章前后跳跃、差异很大的安排道理在哪里?

关于第一章《众妙之门》的内涵是抽象的、形而上的,是讲道的本体。

关于第二章《有无相生》还是在说道,道是没有偏私的,告诉我们世间一切都是相对的,是根据不同情况而定的。

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东西,都是道的用。所以有无相生,这里的“有”是演绎法,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由一到多的过程。

这里的“无”是归纳法,提炼总结最后变成“一”。一个是体,一个是用,都是道。

关于很多人认为这一章是老子在讲“平衡”,即当您好的时候要想到不好,当您高的时候要想到低……

但老子在第二章里告诉我们的真实信息是:一切不过是角度——当高的时候,是因为有个低在下面,才成其为高。站在不同的宇宙位置、不同的高度、不同的侧面时,才会出来这些长、短、音、声、先、后等概念。

欢迎您继续关注:明天关于《道德经》第二章的连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