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倚天飞剑斩昆仑 明月心 ——毛泽东《念奴娇》解读

 zgscdh 2022-08-19 发布于四川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一代伟人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创作了一系列雄奇瑰丽、豪迈乐观、洋溢着革命和战斗豪情的诗篇。下面我们要欣赏的这首《念奴娇.昆仑》,便是毛泽东的代表作之一。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开篇诗人便神思天外,写莽莽昆仑山破空而出,似已看遍人世间的春秋风云。接下来,诗人更是想象瑰奇——“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冬季昆仑山飞雪漫漫,天地因之遭受酷寒。“飞起玉龙三百万”化用前人的“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借此一句来形容雪山,灵妙自然、恰切精当。“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写夏日昆仑山积雪、寒冰融化,横流下来使江河湖海暴溢,为害人间。“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诗人不禁发出千古一问,你的千年功过是非,究竟何人曾予以评说?
       下阕,诗人挺身而出,直面昆仑,“而今我谓昆仑”,昆仑山啊,今天我要来谈一谈你了。“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你不需要高耸云天,你也不需要太多太深的积雪。诗人便如昆仑山的主人,对之可以随意驱遣。“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诗人突发奇想,如能有一把足够长的宝剑,就要把昆仑一斩为三。毛泽东熟读古诗词,相信辛弃疾的“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和李白的“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会对毛诗的创意带来积极影响。“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诗人的奇思妙想还在继续,他把昆仑山斩为三段之后,一片送给欧洲,一片赠予美洲,一片留在东方。“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这首词写于1935年10月红军即将到达陕北之时,因此结尾两句便表现诗人的愿望和追求,他希望在未来的和平世界里,全人类将共享一个冷暖适应的气候,而深层之意则是诗人坚信他所捍卫及奉行的理想属大道中正,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整首词意象雄浑阔大,气势磅礴。描写、抒情、议论融于一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紧密结合,丰富的想象和夸张,赋予描写对象以深刻的象征意义,确乎是洋溢着革命与战斗豪情的豪放词佳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