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吸气时外通,对体式练习的重要性非常之大

 口琴和吉他 2022-10-26 发布于湖北

以前的文章一直在讲呼气时,身体的外在要放松(呼外松);这篇文章讲吸气时,身体的外在要通畅(吸外通)。

什么通畅

就是伴随着吸气,沿着体式特有的气线,以意领气,气感一路充盈至根基的感觉。连续不断的充盈感。

充盈的是身体的外在,不是盆底下腹处的内在。

练习阿斯汤加瑜伽体位法时,吸气时下腹部是不充盈鼓起的,摊尸式除外。

外通的前提:

没有呼外松,则下一个吸则外紧张难通。

外通与伸展的关系:

有了外通,根基处才能找到细腻的推地感,然后地面的反推力才能延伸至身体的高点,然后高点和根基之间产生一种舒适地、不打断吸气的伸展感。

若外通这一步没找到,则接下来的推地、借地、反向伸展一系列觉知就都出不来。

比如在上犬式中,若要充分的伸展脊柱,就要找到手与胸口的反向伸展,和脚背与胸口的反向伸展。

要找到反向伸展,就到找到手外侧和脚背的温柔推地感。

要找到推地感,就要找到手太阳小肠经和足阳明胃经的外通。

很多人由于在四肢式的呼气中,胸腔过于紧张,导致在上犬式中上肢气线不通;

更多人由于不会放松髋前侧和腰臀后侧,过度蛮力后弯,导致在上犬式中下肢气线不通;

因此找不到上犬式中脊柱舒适的伸展感。

外通与bandha气锁的关系

若吸外通,则下一个呼气,就能轻松的找到气锁的收束(内聚),而且还不影响外松。

若外不通,则下一个呼气时就难以找到气锁的收束(内聚),而且外还紧张。

比如在马里奇a时中,很多人因为过度蛮力前屈深入,导致外在紧张而难以外通,所以很多人找不到腹部的收束感和髋腿的内收内旋感。

马里奇式的进入,绝对不应该靠手臂的发力拉扯进入,而应该靠呼气的内聚和内收进入。

所以,要在不那么深入的时候,先把外通和内聚给找好,再靠内聚的力量慢慢深入。

在马里奇中,如果外在紧张,没有外通,那么即便靠手臂硬拉硬拽进入体式了,吸气也不通畅,不舒适,难以长久地保持,而且很容易吸气就把肚子给鼓起来了。

因为气不能充盈外的话,就必然会充盈内。充盈内的话,就意味着bandha气锁失守了,这样的阿斯汤加瑜伽体位法练习效果是极低的,甚至是有害的。

外通与拎腰的关系

若吸外通,则容易找到精微的拎腰感。

比如在反台式身体还没起来时,肩,胸,腰髋,臀,脊柱都要放松后,吸气充盈外通,找到拎腰感,然后再推地起,这样起来就很轻松。

若外不松,不通,没找到精微的拎腰感,靠蛮力推起来的话,身体就会很紧张,呼吸不畅,很快就坚持不住了。

所有的后弯体式,都是如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