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伤寒论》密钥之第6条

 经方医学交流 2022-11-02 发布于贵州
(六)太阳病,发热而渇,不悪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倶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薫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太阳病,发热而渇,不悪寒者,为温病。
太阳病,首先应该想到的是太阳病提纲,太阳病提纲是什么?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悪寒。那么太阳病是发热恶寒的,此条不恶寒,故而温病不是太阳病。提及太阳病,只是做个鉴别诊断。发热恶寒属于太阳病,发热而渴为温病。那么前面说过,恶寒是津液虚,温病不恶寒是不是就没有津液虚了?肯定是有的,里热耗伤津液,但是因为里热的原因,逼迫津液外泻,在表的津液充足,故而不恶寒。温病是不能发汗的,为什么?温病初属于里热兼表病,以里热为主,发汗法属于辛温剂,无疑使火上浇油。不只是麻黄汤不能用,桂枝汤也不能用,因为伤寒论第26条说“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渇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这条就解释了温病不可发汗,以及如果发汗后怎么治疗的问题,就是根据津液亏虚程度,用白虎或者白虎加人参汤。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如果发汗后,身灼热,叫做风温。什么意思?就是温病发汗后,津液更亏虚了,就叫风温。下面解释风温的表现。
脉阴阳倶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脉阴阳倶浮,主里热;自汗出,津液亏虚;身重,是因为里热迫使津液外泻,肌肉里头有过多的津液,多以身重;多眠睡,是因为里热使得津液耗伤,不荣大脑所致,鼻息必鼾是热上冲,喘的表现,也是因为里热;语言难出,津液虚不荣舌头所致。那么这一条和219条有一致的地方“三阳合病,腹満,身重,难以転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薫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如果使用下法,下法也是伤津液的,津液伤到小便无尿可下,虚到眼睛也不能灵活转动。如果使用火攻,会导致津液进一步耗伤,而热邪进一步加重,轻则导致皮肤微黄,这里发黄的原因后面也有提到,如伤寒论第236条,“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剤頚而还,小便不利,渇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严重一点的可导致如惊痫,时瘛疭,若火薫之这是热扰神明,而津液亏虚很重了,像后世的热极生风,也是此理。这个怎么治疗啊,中医内科学里面有个千金犀角散可以作为参考。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这是对前面的逆治而病邪加深的概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