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零开始学茶】茶经卷上 一之源

 晚安鲁道夫 2022-11-17 发布于天津

【原文】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原注】瓜芦木,出广州,似茶,至苦涩。栟榈(音:兵泸),蒲葵之属,其子似茶。胡桃与茶,根皆下孕,兆至瓦砾,苗木上抽。

【译文】茶,是我国南方的优良树木。它高一尺、二尺。有的甚至高达几十尺。在巴山、峡川一带,有树杆粗到两人合抱的。要将树枝砍下来,才能采摘到芽叶。茶树的树形像瓜芦。叶形像栀子。花像白蔷薇,种子像棕榈。果柄像丁香,根像胡桃。

【备注】茶:植物名,山茶科,多年生深根常绿植物。有乔木型、半乔木型和灌木型之分。叶子长椭圆形,边缘有锯齿。秋末开花,种子棕褐色,有硬壳。嫩叶加工后即可以饮用的茶叶。

南方:唐贞观时分天下为十道,南方泛指山南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所辖地区,基本与现今中国一般以秦岭山脉,淮河以南地区为南方相一致。包括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含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诸省区,以及陕西、河南两省的南部,皆为唐代的产茶区,亦是今日中国的产茶区。

嘉木:优良树木。楚辞九章橘颂:“后皇嘉树。”嘉,同“佳”,美好。陆羽称茶为嘉木,北宋苏轼称茶为嘉叶,都是夸赞茶的美好。

【原文】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

【原注】从草,当作“茶”,其字出《开元文字音义》。从木,当作“𣗪,其字出《本草》。草木并,作“荼”,其字出《尔雅》。

【译文】"茶"字的结构,有的从"草"部(写作"茶"),有的从"木"部(写作"𣗪"),有的"草""木"兼从(写作"荼")。荼的名称有五种:一称"茶",二称"槚",三称"蔎",四称"茗",五称"荈"。

【备注】开元文字音义: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编成的一部字书,共有三十卷,已佚。陆羽写茶经,将荼字减一画为茶,亦将“𣘻”字减一画为“𣗪”。

本草:指唐代高宗显庆四年(659)李(徐)勣、 苏虞等人所撰的新修本草(今称唐本草),已佚,今存宋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中有引用。

尔雅:中国最早的字书,共十九篇,为考证词义和古代名物的重要资料。古来相传为周公所撰,或谓乃孔子门徒解释六艺之作。

【原文】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原注】周公云:槚,苦荼。”杨执戟云:“蜀西南人谓荼曰蔎。郭弘农云:“早取为荼,晚取为茗,或曰荈耳。”

【译文】荼的名称有五种:一称"茶",二称"槚",三称"蔎",四称"茗",五称"荈"。

【备注】檟(jiǎ贾):本意是楸树,与梓同类,椅、梓、楸、檟,一物而四名。此作茶之别名。

蔎(shè设):一种香草。南朝梁顾野王玉篇卷一三:“蔎,香草也。”此作茶之别名。

茗:北宋徐铉注说文作为新附字补入,注为“茶芽也”。三国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卷上:“椒树似茱萸.····蜀人作茶,吴人作茗,皆合煮其叶以为香。”据此,则茗字作为茶名来自长江中下游,后代成为主要的茶名。

荈(chuǎn喘):西汉司马相如凡将篇以“荈託”叠用代表茶名。三国时“茶荈”二字连用,三国志吴书韦曜传:“曜素饮酒不过三升,初见礼异时,常为裁减,或密赐茶荈以当酒。”西晋杜育荈赋以后,“荈”字历代成为主要的茶名,但现代已经很少用。 

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姬昌之子,周武王姬发之弟,武王死后,扶佐其子成王,改定官制,制作礼乐,完备了周朝的典章文物。因其采邑在周,故称为周公。事见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云”指尔雅。尔雅释木:“檟,苦荼。”

扬执戟:即扬雄(前53-18),西汉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曾任黄门郎。汉代郎官都要执戟护卫宫廷,故称扬执戟。著有法言、方言、太玄经等著作。擅长辞赋,与司马相如齐名。汉书卷八七有传。“扬执戟云”指方言,但今本方言笺疏失收。

郭弘农:即郭璞(276-324),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东晋文学家,训话学家,曾仕东晋元帝为著作佐郎,明帝时因直言而为王敦所杀,后赠弘农太守,故称郭弘农。博洽多闻,曾为尔雅、楚辞、山海经、方言等书作注。晋书卷七二有传。“郭弘农云”指郭璞尔雅注,郭璞注“檟,苦荼”云:“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爲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

【原文】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壤,下者生黄土。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野者上,园者次;陽崖陰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叶卷上,叶舒次。陰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

【译文】种茶的土壤,以岩石充分风化的土壤为最好,今有碎石子的砾壤次之,黄色粘土最差。

一般说来,茶苗移栽的技术掌握不当。移栽后的茶树很少长得茂盛。种植的方法xian像种瓜一样。种后三年即可采茶。茶叶的品质,以山野自然生长的为好,在园圃栽种的较次。在向陽山坡,林荫覆盖下生长的茶树,芽叶呈紫色的为好,绿色的差些;芽叶以节间长,外形细长如笋的为好,芽叶细弱的较次。叶绿反卷的为好,叶面平展的次之。生长在背陰的山坡或山谷的品质不好,不值得采摘。因为它的性质凝滞,喝了会使人腹胀。

【备注】烂石:山石经过长期风化以及自然的冲刷作用,山谷石隙间积聚着含有大量腐殖质和矿物质的土壤,土层较厚,排水性能好,土壤肥沃。

砾壤:指砂质土壤或砂壤,土壤中含有未风化或半风化的碎石、砂粒,排水透气性能较好,含腐殖质不多,肥力中等。

黄土:指黄壤和红壤,土层深厚,长期被淋洗,黏性重,含腐殖质和茶树需要的矿物元素少,肥力低。

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种茶如果用种子播植却不踩踏结实,或是用移栽的方法栽种,很少能生长得茂盛。明陈耀文天中记:“凡种茶必下子,移植则不生”。艺,种植;植,移栽。

法如种瓜: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二种瓜第十四:“凡种法,先以水浄淘瓜子,以盐和之。先卧锄,耧却燥土,然后掊坑,大如斗口。纳瓜子四枚、大豆三箇于堆旁向阳中。瓜生数叶,捐去豆,多锄则饶子,不锄则船实。”唐末至五代时人韩鄂四时纂要卷二载种茶法:“种茶,二月中于树下或北阴之地开坎,圆三尺,深一尺,熟刷著粪和土,每坑种六七十颗子,盖土厚一寸强,任生草,不得耘。相去二尺种一方,旱即以米泔浇。此物畏日,桑下竹阴地种之皆可,二年外方可耘治,以小便、稀粪、蚕沙浇拥之,又不可太多,恐根嫩故也。大概宜山中带坡峻,若于平地,即须于两畔深开沟垄泄水,水浸根必死···熟时收取子,和湿土沙拌,筐笼盛之,穰草盖,不尔即乃冻不生,至二月出种之。”其要点是精细整地,挖坑深、广各尺许,施粪作基肥,播子若干粒。这与当前茶子直播法并无多大区别。

阳崖阴林,紫者上,緑者次:原料茶叶以紫色者为上品,绿色者次之。这样的评判标准与现今的不同。陈椽茶经论稿序是这样解释的:“茶树种在树林阴影的向阳悬崖上,日照多,茶中的化学成分儿茶多酚类物质也多,相对绿叶绿素就少;阴崖上生长的茶叶却相反。阳崖上多生紫牙叶,又因光线强,牙收缩紧张如笋,阴崖上生长的牙叶则相反。所以古时茶叶品质多以紫笋为上。

笋者上,牙者次:笋者,指茶的嫩芽,芽头肥硕长大,状如竹笋的,成茶品质好;牙者,指新梢叶片已经开展,或茶树生机衰退,对夹叶多,表现为芽头短促瘦小成茶品质低。

叶卷上,叶舒次:新叶初展,叶缘自两侧反卷,到现在仍是识别良种的特征之一。而嫩叶初展时即摊开,一般质量较差。

瘕(jiǎ贾):腹中结块之病。南宋戴侗六书故卷三三:“腹中积块也,坚者曰症,有物形曰瘕。”

【原文】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译文】茶的功用,因为它的性质冷凉,可以降火,作为饮料最适宜。品行端正有节俭美德的人,如果发烧,口渴,胸闷,头疼,眼涩,四肢无力,关节不畅,喝上四五口,其效果与最好的饮料醍醐、甘露不相上下。但是,如果采摘的不适时,制造的不精细,夹杂着野草败叶,喝了就会生病。

【备注】茶之为用,味至寒:中医认为药物有五性,即寒、凉、温、热、平,有五味,即酸、苦、甘、辛、咸。古代各医家都认为茶是寒性,但寒的程度则说法不一,有认为寒、微寒的。陆羽认为茶作为饮用之物,其味,即滋味为“至寒”。

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茶作为清凉饮料,最适宜修身养性、清静淡泊、生活简朴的人。

醍醐(tí hú 提胡):经过多次制炼的乳酪,味极甘美。佛教典籍以醍醐譬喻佛性,涅槃经十四圣行品:“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酥,从生酥出熟酥,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佛以如是。”醍醐亦指美酒。甘露,即露水。老子第三十二章:“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所以古人常常用甘露来表示理想中最美好的饮料。太平御览卷一二引瑞应图载:“甘露者,美露也,神灵之精,仁瑞之泽,其凝如旨,其甘如饴,一名膏露,一名天酒。”(此为孙柔之瑞应图文,艺文类聚卷九八引孙氏瑞应图:“甘露者,神露之精也。其味甘,王者和气茂,则甘露降于草木。”)

【原文】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茶为累也。亦犹人参,上者生上党 ,中者生百济、新罗,下者生高丽。有生泽州、幽州、檀州者,为药无效,况非此者!设服荠苨,使六疾不瘳。知人参为累,则茶累尽矣。

【译文】茶和人参一样,产地不同,质量差异很大,甚至会带来不利影响。上等的人参出产在上党 ,中等的出产在百济、新罗,下等的出产在高丽。出产在泽州、易州、幽州、檀州的(品质最差),作药用,没有疗效,更何况比它们还不如荠苨呢!倘若误把荠苨当人参服用,将使疾病不得痊愈,明白了对于人参的比喻,茶的不良影响,也就可明白了。

备注:上党:今山西省南部地区,战国时为韩地,秦设上党郡,因其地势甚高,与天为党,因名上党。唐代改河东道潞州为上党郡,在今山西长治一带。

百济:朝鲜古国,在今朝鲜半岛西南部汉江流域 一带,公元1世纪兴起,7世纪中叶统一于新罗。新罗:朝鲜半岛东部之古国,在今朝鲜半岛南部,公元前57年建国,后为王氏高丽取代,与中国唐朝有密切关系。

高丽:即古高句丽国,在今朝鲜半岛北部,7世纪中叶为新罗所并。

泽州:唐时属河东道高平郡,即今山西晋城。易州:唐时属河北道上谷郡,在今河北易县一带。幽州:唐属河北道范阳郡,即今北京及周围一带地区。檀州:唐属河北道密云郡,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一带。

荠苨(jìnǐ寄你):草本植物,属桔梗科,根茎与人参相似。北齐刘书刘子新论卷四心隐第二十二云:“愚与直相像,若荠苨之乱人参,蛇床之似蘼芜也。”

六疾:六种疾病,左传昭公元年:“天有六气····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后以六疾泛指各种疾病。瘳(chōu抽):病癒。

学习心得:茶与酒相同,产地决定了品质,茶树以南方为佳,土壤与水源至关重要,种茶如种瓜,光照足收获的茶叶健硕、品相更好,一旦移栽种植或是没有将种子深埋产出的茶叶品质会低很多。

与花一样,茶叶也有向阳性。跟人一样,朝着阳光生长会更加健康,反之在阴暗的环境下,很难成材。

茶字的几种古代的写法,目前只有茗出现的较多了。而木子旁加茶或是荼的写法已经成了生僻字,手机中已经打不出来,这是中国文化的消逝。

茶为凉性饮料,清热去火。更适合生活简朴、宁静致远之人修身养性去喝。如果内心心浮气躁,茶的作用就会降低很多。

劣质茶叶既无清心的作用也无特别的香气,如同喝水。茶与酒一样,能体现一个人的品味。

买的茶叶没到,今天先拿茶碗喝白水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