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条辨浅释76——阳明篇,条辨272-276

 与春天同行 2022-12-11 发布于青海
二七二、病人无表里证,脉浮数者,虽发热六七日至七八日,勿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挡汤。若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而便脓血也。

“病人无表里证”,没有寒热,大便也正常,但是脉又浮又数,浮是表,数是代表热,可是病人又没有症状,这时候先不要去攻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当汤”。如果已经攻下,脉仍然很快,大便还是不正常,表示体内有瘀血,用抵当汤治疗;“若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而便脓血也”,临床上看肠炎的时候大便会带血,脉跳得会很快。大便带血,可能是痔疮,先便后血是外痔,先血后便是内痔,痔疮的患者压孔最穴或承山穴会有压痛点;大便带有脓血的时候一般是热性痢疾,可以用白头翁汤治疗。
 
二七三、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于寒湿中求之。

“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病人本来是伤寒证,用发汗的方式治疗,发汗之后看到身体和眼睛发黄,说明患者体内素有寒湿。黄疸的典型症状是身目发黄,黄分为阴黄和阳黄。茵陈蒿汤和栀子柏皮汤都是治疗阳黄的方剂,阳黄的病因是身体内有实热或者湿热淤积;体内素有寒湿形成的黄疸属于阴黄,肝癌患者的发黄也属于阴黄,因寒湿形成的黄疸可以用茵陈五苓散或术附合五苓散,都可以治疗此类黄疸疾病。
 
二七四、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伤寒过了一段时间后,身体的颜色和橘子的颜色一样,这是非常明亮的颜色,就是阳黄。阳黄表示体内有热;“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表示湿没有渠道宣泄。体内的湿可以随小便排出,也可以随汗液排出,伤寒无汗再加上小便不利,热湿并结于下焦就形成了腹满的症状,此时可用茵陈蒿汤治疗。茵陈蒿汤治疗的黄疸无汗症状是脖子以下没有汗,对应前文中的“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也”的条辨。
 
二七五、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栀子柏皮汤主之。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此条辨的意思:身体发黄的原因是体内瘀热不能散发形成的阳黄症状。茵陈蒿汤是湿热淤积于下焦,大便中的湿堵在肠子里,所以茵陈蒿汤有大黄,茵陈蒿汤的患者会看到大便不通,小便不利的症状;栀子蘗皮汤治疗的黄疸的热是瘀在三焦里面,上焦、中焦、下焦的热瘀在三焦油网里形成的淋巴系统发炎,栀子蘗皮汤的患者小便通利,大便正常,只是治疗单纯的发黄的症状。

栀子蘗皮汤方
栀子十五个擘、甘草一两炙、黄柏二两,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球黄赤热痛甚者,洗之有效。栀子蘗皮汤可以用作洗眼液。
 
二七六、伤寒,身黄发热者,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伤寒,身黄发热者,病人无汗、发热再有发黄的症状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体表被寒束到,热没有办法渲泻,湿也没有出路,会造成全身发黄的症状。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除了身发黄在用之外,还可以治疗疥癣、湿疹等皮肤疾病,经方中麻杏薏甘汤也是治疗皮肤病的常用方剂。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
麻黄二两,赤小豆一升,连翘二两炙,杏仁四十个去皮尖,大枣十二枚擘,生梓白皮一升去节,生姜二两,甘草二两炙,
右八味,以潦水一升,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疥癣内陷,一身瘙痒,发热咳钦,肿满者,加「腹蛇」有奇效。生梓白皮采用不易,今权以干梓药或桑白皮代之。

在《伤寒论》中有三个方子治疗全身发黄发高热的症状:
1、病人没有汗的时候,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2、病人有汗(但头汗出)且实热在里,大便不通,小便不利,就是茵陈蒿汤。
3、无表证无里实而身发黄,大便正常,小便不利,就是栀子蘗皮汤。
 
《伤寒论》中的阳明证讨论的是胃肠的实热证,胃肠属于消化系统,发炎,呕吐等不是实热引起的症状,不在阳明证的定义范围。阳明实热分成阳明经热和阳明腑热,阳明经热用白虎汤或白虎人参汤治疗,阳明腑热用承气汤治疗。当湿热淤积在体内的时候会有发黄的症状,用茵陈蒿汤治疗。茵陈蒿汤是治发黄的圣药,栀子除胃热,通小便;大黄荡涤肠胃郁滞积热;古代黄疸分为阴黄和阳黄,黄如橘色,亦如黄色鲜明者,为阳黄;黄如黯酱或黄色不明润者,为阴黄。当今的急性肝炎属于典型的阳黄病例。胃肠还有蓄血证,大便秘结不行,腹部胀满,或有黑色大便,属于蓄血范畴,可用抵当汤治疗。中国古代已经有灌肠及润导法,如猪胆汁灌肠及蜜煎导法;肠中津液枯竭的脾约便秘用麻仁丸治疗。以上为阳明(胃肠消化系统实证)的总结。
 
图片

伤寒论注释系列链接

注解伤寒论——前言!
伤寒论注解——总论
伤寒论条辨浅释——太阳之为病
伤寒论条辨浅释2——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
伤寒论条辨浅释3——条辨4-5
伤寒论条辨浅释4——条辨6-8
伤寒论条辨浅释5——条辨9-14
伤寒论条辨浅释6——条辨15-16
伤寒论浅释系列7——桂枝汤详解
伤寒论浅释系列8——桂枝汤医案
伤寒论浅释系列9——条辨17-20
伤寒论条辨浅释10——条辨21-23
伤寒论条辨浅释11——条辨24-25
伤寒论条辨浅释12——条辨26-28
伤寒论条辨浅释13——条辨29-31
伤寒论条辨浅释14——条辨32-34
伤寒论条辨浅释14——条辨35-37
伤寒论条辨浅释15——条辨38-41
伤寒论条辨浅释16——条辨42-44
伤寒论条辨浅释17——条辨45-46
伤寒论条辨浅释18——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总结篇
伤寒论条辨浅释19——条辨47-51
伤寒论条辨浅释20——条辨53-57
伤寒论条辨浅释21——条辨58-63
伤寒论条辨浅释22——条辨64-67
伤寒论条辨浅释23——条辨68-70
伤寒论条辨浅释24——条辨71-73
伤寒论条辨浅释25——条辨74-75
伤寒论条辨浅释26——条辨76
伤寒论条辨浅释27——条辨78-83
伤寒论条辨浅释28——条辨84-86
伤寒论条辨浅释29——条辨87-89
伤寒论条辨浅释30——条辨91-99
伤寒论条辨浅释31——条辨100-104
伤寒论条辨浅释32——条辨105
伤寒论浅释系列33——唐容川著《血证论》之阴阳水火气血论
伤寒论浅释系列34——三焦理论篇
伤寒论浅释系列35——水证篇(一)
伤寒论浅释系列36——水证篇(二)
伤寒论条辨浅释37——条辨106-111
伤寒论条辨浅释38——条辨112-116
伤寒论条辨浅释39——条辨117-118
伤寒论条辨浅释40——条辨119-120
伤寒论条辨浅释41——条辨121-124
伤寒论条辨浅释42——条辨125-129
伤寒论条辨浅释43——条辨130-133
伤寒论条辨浅释44——条辨134-137
伤寒论条辨浅释45——条辨138-141
伤寒论条辨浅释46——条辨142-147
伤寒论条辨浅释47——条辨148-151
伤寒论条辨浅释48——条辨152-154
伤寒论条辨浅释49——条辨155-156
伤寒论条辨浅释50——条辨157-160
伤寒论条辨浅释51——条辨161-163
伤寒论条辨浅释52——条辨164-166
伤寒论条辨浅释53——条辨167
伤寒论条辨浅释54——条辨168-170
伤寒论条辨浅释55——条辨171-173
伤寒论条辨浅释56——条辨174-176
伤寒论条辨浅释57——条辨177-180
伤寒论条辨浅释58——条辨181-182
伤寒论条辨浅释59——条辨183-186
伤寒论条辨浅释60——条辨187-188
伤寒论条辨浅释61——条辨191-193
伤寒论条辨浅释62——阳明篇,条辨194-199
伤寒论条辨浅释63——阳明篇,条辨200-206
伤寒论条辨浅释64——阳明篇,条辨207-213
伤寒论条辨浅释65——阳明篇,条辨214-218
伤寒论条辨浅释66——阳明篇,条辨219-223
伤寒论条辨浅释67——阳明篇,条辨224
伤寒论条辨浅释68——阳明篇,条辨225-230
伤寒论条辨浅释69——阳明篇,条辨231-237
伤寒论条辨浅释70——阳明篇,条辨238-242
伤寒论条辨浅释71——阳明篇,条辨243-248
伤寒论条辨浅释72——阳明篇,条辨249-253
伤寒论条辨浅释73——阳明篇,条辨254-259
伤寒论条辨浅释74——阳明篇,条辨260-265
伤寒论条辨浅释75——阳明篇,条辨266-271

温馨提示: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用药请遵医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