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圣陶曾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

 新用户8926AVU2 2023-02-11 发布于北京

 
这说的就是“张家四姐妹”,即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
 
四姐妹所嫁皆为名人:老大元和嫁给昆曲名角顾传玠;老二允和嫁给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老三兆和嫁了文学家沈从文。
 
其中充和先生是姐妹中的老四,被称为“最后的闺秀”。
 
张充和出身于安徽合肥的官宦世家。曾祖是晚清名臣张树声(淮军二号人物),祖父张华奎,光绪十五年进士,官至按察使。父亲张武龄,是民国期间开明教育家。
 
民国二年,张充和在上海出生,由于已是家中的第四个女孩,她的到来没有给这个家庭带来太多欢喜。
 
年长的叔祖母体恤充和母亲陆英的辛苦,提出想抱养充和,于是八个月大的充和被叔祖母带回合肥张公馆抚养。
 
叔祖母是李鸿章的侄女,很有见识的大家闺秀。
 
她相当重视小充和的教育,不惜花重金聘请吴昌硕的高足、考古学家朱谟钦为小充和的塾师,举人左履宽专教小充和吟诗填词。
 
张充和三岁读唐诗,五岁起练书法。每天除了一个小时的午餐时间,其余一直都跟着老师读书、写字,十天才休息半天,一坚持就是10年。
 
聪颖、勤奋,再加上两位恩师的教导,小充和奠定了坚实的国学功底。
 
1930年,十六岁的张充和回到苏州九如巷,就读父亲创办的乐益女中。
 
回到苏州的日子,张充和不仅接触到了新式教育,还多了一项终身的爱好——昆曲。
 
不仅张充和的父母是戏迷,大姐张元和尤其喜欢昆曲,不仅经常登台表演,后来还嫁给了著名小生顾传玠。
 
二十一岁时,张充和以语文满分、数学零分的成绩被北大国文系破格录取。胡适,钱穆、俞平伯、闻一多都是她的老师。
 
但两年后因患肺结核,张充和无奈休学回苏州修养。
 
抗战期间,张充和辗转抵达昆明,后又转往重庆。此间,张充和与许多学术界和文化界的人士均有交往。
 
书法是张充和一生的至爱。在重庆期间,哪怕经常要跑警报,她仍然坚持书写。
董桥曾评价充和先生的毛笔小楷,“漂亮得可下酒”。
 
除此之外,张充和还与沈从文、朱自清一同参与了教科书的编撰,也继续着古典音乐和昆曲曲谱的研究。
 
1947年,张充和应邀到北大教授书法和昆曲,借住在三姐家。沈家是当时北平文化人聚会雅集之所,其中就有苦恋张充和的诗人卞之琳。
 
相传卞之琳那首知名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就是为充和所作。
 
相传这场追求长达十年之久,但卞之琳并不是张充和喜欢的类型,他的才华也未打动张充和。直到45岁他才黯然结婚。
 
1948年3月,35岁的张充和在北平遇见了一生的伴侣傅汉思。傅汉思是德裔美国籍犹太人,父亲和舅舅都是欧美的学术泰斗,他本人也是著名学者,十分喜欢中国传统文化。谦和儒雅的傅汉思引起了充和的注意,两颗心慢慢开始靠近。
 
1948年11月19日,傅汉思与张充和在北平结婚。这一年,张充和35岁,傅汉思32岁。
 
次年,张充和与傅汉思在上海搭乘“戈顿将军”号前往美国。
 
移居美国后,张充和在耶鲁艺术学院传授书法二十余载,深得师生的敬爱。除了书法,张充和还曾长期担任美国昆曲学会顾问,组织演出,推广中国戏曲。
 
清雅的生活,诗意的文人精神,贯穿了张充和的一生。当其他名媛忙着追赶潮流时,她却在中国古典文化和传统中坚守着属于自己的气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