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自1975年以来,肥胖人数几乎增加了两倍。超过19亿成年人超重,其中6.5亿人肥胖。我国是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年人中平均每5个就有一个超重,每9个人里就有一个临床意义上的肥胖患者。肥胖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流行病。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已经正式把肥胖定义成一种疾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超重和肥胖是可损害健康的异常或过量脂肪累积。成人通常用身体质量指数(BMI)来进行超重和肥胖的分类。BMI 的计算方法是:按公斤计算的体重除以按米计算的身高的平方。 根据最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规定,超重是指身体质量指数(BMI)为24.0~27.9 kg/m²,如果超过28 kg/m²就属于肥胖。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6岁以下和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0.4%和19.0%,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已经超过一半(50.7%)。 ![]() 心 脏 病 研究发现,正常的心脏时刻保持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就像水泵一样,不断工作,维持血液循环。但是肥胖者血液中的脂肪含量过高,血液总量也相应增加,心脏就需要持续超负荷地工作。当心脏不堪重负,无法再“有效泵血”,造成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积聚,严重者会出现明显的心功能衰竭。因此,肥胖者心绞痛和猝死的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4倍。 ![]() 糖 尿 病 肥胖会引起糖代谢异常,也就是糖尿病,研究显示,肥胖人群糖尿病的发病率比正常人要高4倍,BMI为22~23 kg/m²时,糖尿病的发病风险比较低;达到23~31 kg/m²时,发病风险就变成了40%,增加了10倍;当超过35 kg/m²时,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为93.2%。2型糖尿病患者中80%以上都存在超重或肥胖的现象。 ![]() 中国 18 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 2021》 高 血 压 人到中年,肥胖人群发生高血压的概率是平常人的2~5倍;而一个中度肥胖的人,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体重正常者的5倍多,是轻度肥胖者的2倍多。但是,当体重减轻时,全身血流量、心搏出量和交感神经作用便会减少,血压也会随之降低,因此,肥胖也是引起高血压的高危因素之一。 ![]() 脑血管病变 肥胖者容易患高血压、糖尿病或者血脂异常,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脑血管在高血压的作用下容易发生破裂,引起脑出血,甚至危及生命。此外,肥胖者血液中的组织纤溶激活抑制因子也比普通人高,这种因子容易形成难以溶解的血栓,增加脑血栓的风险。瑞典一项为期24年的医学研究报告指出,女性肥胖可能导致智力降低,还可引发老年妇女的痴呆症。 ![]() 癌 症 现在流行'腹翁’、'腹婆’,殊不知,这类人正是某些癌症的高危人群。”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专家王元钊在2011年6月2日健康时报新闻版担忧地说。比如,直结肠癌发病的一大诱因就是肥胖。腹部脂肪多,肠蠕动减缓,致癌物质与肠壁的接触时间延长,很容易增加肠癌风险。除此之外,有些“女性癌”也和肥胖脱离不了关系。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妇科专家冷丽丽在同一篇文章中表示,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危险随着体重指数增高和体重的增加而增高。 肥胖还可能引起呼吸系统疾病、胆结石、脂肪肝、高脂血症、不孕不育、骨关节炎、性功能障碍等疾病。肥胖患者的身体长期处于不健康的状态,危险会在体内慢慢积累,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不管炸到哪个器官,都是生命无法承受之痛。 肥胖的根本原因是摄入过多或者代谢不够,肥胖患者要想健康变瘦,只能通过减少热量摄入或者增加运动来提高身体的代谢,效果不明显时可以通过药物或者手术治疗。但市场上的减肥产品和减肥机构鱼龙混杂,如果必要,建议肥胖患者前往正规医院,让专业医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方案,科学减脂,健康享“瘦”。 即使那些体重在正常范围的人,如果腰上堆积太多脂肪,也同样有较高的疾病风险。想要减掉大肚子,还是那句老话:管住嘴,迈开腿!
微信最新版阅读公众号文章又有新变化 看完文章后 欢迎您给喜欢的文章点个“赞”和“在看” “分享”给您的朋友或者到朋友圈 别忘记,给“健康天天读”设为星标 我们每天不见不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