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肝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128例

 仁哥文档 2023-05-01 发布于湖南

杨炳杈  贵州省印江民族中医院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原因不明的慢性胃炎,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病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腺化生、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癌前疾病”,因此,积极治疗CAG是预防其癌变、减少胃癌发病的有效手段。2001年3月-2010年3月,笔者从肝论治,以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CAG患者128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8例患者均以纤维胃镜和病理活检确诊,男74例,女54例;年龄31~68岁;病程2~20a。128例患者均排除占位性病变,胃镜检查见胃黏膜颜色呈灰白色,以白相为主,黏膜变薄,黏膜下静脉清晰可见。按组织学分级,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轻度24例,中度51例,重度53例;肠上皮化生63例。病理活组织检查发现有幽门螺杆菌39例,合并胃和十二指肠溃疡45例,十二指肠球部炎28例。所有病例符合2002年9月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脾胃病第十四次学术交流会制定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标准》。

1.2 治疗方法 

采用固定方药法,不进行辨证分型,均以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用药:柴胡15g、半夏12g、黄芩15g、栀子15g、郁金10g、鸡内金10g、枳壳10g、焦麦芽10g、焦山楂10g、甘草6g、炒白术15g、炒白芍15g、陈皮6g、砂仁10g、炒神曲12g。

随症加减:嗳气频繁者加厚朴、紫苏;

反酸者加瓦楞子,胃酸减少者加乌梅;

口苦、胃脘灼热者加牡丹皮;

大便色黑者加白芨、仙鹤草;

左胁痛者加吴茱萸、黄连;

夜寐不佳者加夜交藤、酸枣仁;

津亏便秘者加生地黄、玄参、决明子。

上方每日1剂,水煎,分3次饭前1h口服,以利消化吸收,连服30d为1个疗程,一般服2~4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治疗期间禁烟酒、辛辣生冷和肥甘厚味,忌情志刺激。

1.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订。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复查黏膜慢性炎症明显好转达轻度,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恢复正常或消失;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复查黏膜慢性炎症好转,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恢复正常或减轻2个级度;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减轻,胃镜复查黏膜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慢性炎症减轻1个级度以上,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减轻;无效:达不到上述有效标准或恶化。

2 结果

治疗2~4个疗程后,痊愈78例(60.94%),显效26例(20.31%),有效20例(15.63%),无效4例(3.13%),总有效率96.87%。

3 讨论

3.1 病因病机 

CAG致病因素无外乎饮食、劳倦和情志不畅,其中情志不畅致病较多见而复杂。脾胃功能对七情变化的反应颇敏感。正如东垣在《脾胃论》中所说:“先由喜怒悲忧恐为五贼所伤,而后脾敢不行,劳役饮食不节续之,则元气乃伤。”神志异常损伤脾胃,导致运化无权,升和失司,气血不畅,气滞郁热,损伤胃阴,或气滞血瘀,胃络痹阻,导致CAG病变发生。

本病发病初期,肝胃不和,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木失于疏泄,横逆犯胃,气机阻塞发为本病。如《沈氏遵生书·胃病》所说:“胃痛,邪干胃脘病也······唯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气克也。”急性期则表现为胆胃湿热,胆属少阳,胃属阳明,胆火犯胃发为本病。

中期脾虚气血生化不足以致肝血不足、心脾两虚,脾虚气血乏源,表现为气血不足,累及心肝发为本病。晚期肝气郁久化火,火邪灼伤阴液则导致肝胃肾阴不足,肝郁气结,郁结化火,火邪化阴,横逆犯胃,胃阴虚,消灼水谷,无以化精养肾,而致肾阴亏损。乙癸同源,肾阴不足,肝失濡养,水不涵木,肝肾阴亏,阴不化津,无以上承养胃,致肝、肾、胃阴俱虚。

久病入络以致血液瘀滞,多见于疾病后期,本病迁延日久,久病入络,气机不畅,血液瘀滞发为本病。

3.2 辨证论治 

樊学中(2)提出从肝论治CAG,认为肝与脾(胃)在五行中是“木土相克”的关系。如肝郁气滞、失于疏调,即可导致脾胃功能紊乱而出现肝脾不调或肝胃不和等证。叶天士提出“醒胃必先制肝”、“培土必先制木”、“通补阳明,开泄厥阴”及“制肝木,益胃土”以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为主。练慧等(3)应用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CAG,结果总有效率89.40%,胃镜病理学检查(腺体萎缩有效率为70.20%,肠上皮化生有效率为62.10%,异型增生有效率为58.30%)和幽门螺杆菌检测疗效均优于胃复春片对照组。李朝晖4)用四逆散加减共治疗CAG29例,总有效率为96.60%。李忠军等5)自拟清胃散治疗CAG 58例,总有效率为87.93%。王少旭等(6)应用香苏饮和左金丸为基础方加味治疗CAG,有效率为90.10%。鲁家法(7将本病分为3型:脾胃虚寒型,治宜温中健脾,方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气阴两虚型,治宜益气养阴,方以沙参麦冬汤加减。肝胃不和型,治宜疏肝和胃,方以柴胡疏肝汤加减。王常松(8)将本病分为6型:肝胃不和型,治宜疏肝和胃,佐以活血化瘀,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脾虚湿热型,治宜益气健脾,清利湿热,佐以活血化瘀,方用参苓白术散合二妙散加减;脾胃虚寒型,治宜温中健脾,佐以活血化瘀,方选理中丸合丹参饮加减;胃阴不足型,治宜滋阴养胃,佐以活血化瘀,方用麦门冬汤加减;气血两虚型,治宜补气养血,佐以活血化瘀,方选八珍汤合丹参饮加减;胃络瘀血型,治宜活血化瘀,佐以健脾益气,方用血府逐瘀汤合四君子汤加减。CAG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饭后饱胀、上腹疼痛或不痛及贫血、消瘦、疲倦和腹泻等全身虚弱症状。

中医学称之“胃痞”。认为该病系平素肝郁,肝气犯胃,日久导致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情志因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疾病的预后。若患者情绪稳定,性情开朗,施药后则易痊愈,病程较短,预后良好;若性情忧郁,或烦躁易怒,则药难奏效,或极易反复,病程较长,预后较差。临证所见,CAG反复发作者,多为情志刺激引起。祖国医学亦特别重视心理疗法中的语言开导法,如《灵枢·师传》指出要“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以减轻心理压力,调整心理状态,使其信心充足,情绪饱满,主动配合治疗,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本病虽病在脾胃,但与肝脏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血证论》说:“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人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肝气失于疏泄,克犯脾胃,影响脾胃气机升降及消化吸收功能,且肝的疏泄功能受情志变化的直接影响。思虑伤脾,思则气结,亦有碍于CAG的治疗。

调畅情志,消除病因,有疏肝健脾的作用,是治疗CAG的重要措施。

脾胃居于中州,为仓廪之官,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共同完成消化吸收输布的功能,以营养全身。而肝与胃是木土乘克的关系,《内经》云:“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如因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胃,亦可导致胃的功能失调。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原方用于“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其临床疗效显著,是疏肝解郁的良方。胃以和降为顺,厥阴肝木,少阳胆腑,均主疏泄,肝气条达,胆液畅泄,令胃气和顺通降,有助谷气之受纳运化,以补虚无忘理气;且胃喜润而恶燥,故以柴胡、半夏、白芍舒肝柔肝,白术、甘草健脾,郁金、枳壳、陈皮、砂仁理气。鸡内金、焦麦芽、焦山楂、炒神曲消食健脾。黄芩、栀子清解肝胃郁热。白术,正如黄宫绣曰:“白术缘何专补脾气,盖以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须缓,急食甘以缓之,白术味苦而甘,既能燥湿实脾,复能缓脾生津,且其性最温,服之能以健食消谷,为脾脏补气第一要药也。”全方用于治疗CAG,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