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美的年味在故乡

 真友书屋 2015-01-26

题图: yoli和星宝


在我读大学之前,每逢过年前一阵子,整个村子忽然异常忙碌。家家户户的烟囱,几乎整天都冒着炊烟,热热闹闹地准备各种好吃的年货。年前村里通知全村,要请戏班子来唱戏文。通常从发通告说有戏文要唱到开唱,要至少半个月光景。


看戏少不得小吃。等待戏班子的那半个多月,也正凑着备年货,逢家挨户都会制作各种各样好吃的小点心。到了看戏时,一边吃着食零,一边是戏里戏外事,十分味道。


最美的年味在故乡。要说对故乡还有什么回不去的眷恋,都在这些小点心里,藏着生活的平实和知足,这是故乡给我的最好的礼物。



打年糕


村里一直传下来的习俗就是打年糕,村里有一口爷爷辈的敦实拙朴的石臼,通体温润发亮,至今仍被保留。每年冬至前,第一件大事就是打年糕。


年糕要口感好,特别讲究原材料,上好的糯米和当年新米混合磨成米粉,放进蒸桶里,再放在早已烧好火的土灶上。整个蒸桶底部一圈用浸湿的布包团团围住,保证了锅里的水蒸气更多地闷进米粉里。


约1个钟头左右,米粉蒸熟,端出蒸桶,就把米粉团拨进石臼里去。石臼先要用井水轻拭一遍。伙夫把糯米团扔进石臼里时,周围的人都会大声叫好。年糕师傅一般有2个人,1个是专门捶打年糕的,一个专门负责保持糯米团不粘石臼。如此,一幅充满热气的画面就出现在眼前:伴随着一声“嘿哟!”光亮的大木头锤子抡起又敲下;而一声“哎”,则是迅速在半空的锤子底部擦上井水以防粘住糯米团。


打年糕过程里,就有各种吃法。有直接从石臼里扯一把年糕花来吃,此时的年糕还未打透实,形状类似蛋糕顶部的开花状,口感略粗糙,但正因为这种糙味,使得味蕾接触受到刺激,异常有嚼头,很是香甜;也有直接揉成球状,滚上一层芝麻或糖粉,或者红糖粉,这种叫“赖麻筋头”;也有揪几把直接在火上烤着吃,外焦里嫩真真是好吃啊。


一直到扯住糯米一角,拉出的年糕丝韧劲十足而不断时,年糕才算是打成了。最后放进模子,盖上布头,或者用粽叶包裹成方形或圆形,隔夜后就成型了。



素烧鹅


素烧鹅,用的自然是我们隔壁村东坞山村自制豆腐皮。老辈时候家家户户有一间灶房专门做豆腐皮,却只有东坞山的最好吃。这薄如蝉翼的豆腐皮,摊开一张,蘸点生抽和姜汁,叠上两层,裹着剁碎的豆腐干和冬笋荠菜末,先卷对角的尖儿,把馅料包进豆腐皮后,左右两对角在折进卷里,然后就象卷铺盖一样,利索的滚着卷着,最后在蘸点酱油,就算封上了。放进油锅里稍许煎炸,一股清香,就着酱油和生姜的混合香味,丝溜地钻进了鼻孔。素烧鹅的美味在于它“纯蔬粹”,却能吃出荤菜的味道。小时候普通人家是舍不得用上好的豆腐皮的,多半用些“糖张”叠几层,卷着用。



飞煎儿和油绞儿


我那时最喜抢着吃的花卷子,是要把面饼揉得扁匝匝的,剪成长长的菱形,在中间剪一小横,菱形的一角穿过中间,放在油锅里一榨,顿时鼓起来了,象把金色的小飞镖,所以花卷子也叫飞煎儿。每年入冬,三姆妈就会做上两大麻袋,整个新年就做在火堆边,勾着花针毛衣,嘴里不停的咯登咯登咬着响脆的飞煎儿。


油绞三和花卷子差不多的要算油绞儿,我们都叫“油绞三”,最早因三段面粉条卷绕成型再油炸而得名,北方人叫“麻花”。油绞三有很多种不同的花样。最常做的还属“双花绞”和“三花绞”,象姑娘扎的乌溜的辫子。足够发酵后的面粉揉成细长的一条对折后,拎住上端往一边转动,而下端则往相反方向转,如同绞干衣服的动作一样。绞的花型好,在油锅里的样子就特别好看。慢慢地冒着气泡花的油,从绞缝里钻出来,绞缝松动开来,逐渐变得饱满而圆润,表面金黄,泛着油亮,一股子热腾腾的酥香扑鼻而来。



麻心金橘番薯片


当然,村里人最普遍吃的,还该属麻心金橘番薯片。红心番薯煮熟后去皮切片,橘子皮都要是金黄均匀厚度的,洗净均匀洒上已经裹过糖粉的橘子皮丝。缝上好天气连着晒一个礼拜,每天都能闻到那种沁人的香味。通常还没等到晒干,小孩子们手能够到的地方已经被吃光了。番薯片生吃很有嚼头,好象每次舌头一碰到这个东西,就会不自觉的咽口水。那种香甜的气味,任什么也不可比拟的。等到戏班子来前几天,肯定是要炒很大一锅。大铁锅烧得旺旺的,大铁铲搅动一锅底的黑砂,没有烟,分明隔着锅子那边人的脸,却像在雨水玻璃的反面。


偌大的戏台子还未搭到一半,家家户户的孩子们大人们就开始串门啦,你一把番薯片,我一包飞煎儿,说着各自的美食心经。孩子们大多都另外准备了很多纸叠的飞镖,玻璃弹珠,谁赢了谁输了,就把兜里好吃的掏出来,要吃不够就跟着回家里拿。父母辈的也都在忙碌的张罗年货,在过年之前,看一场大戏,错过了,可得再等一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