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建忠 | 痰热喘哮,清气化痰——哮喘医案一则

 杏林真传公众号 2021-01-26

任某,男,22岁。2008年5月19日初诊。

自幼间歇性喘憋,每年发于春、夏、秋三季,以夏季较甚,冬季不发作。近1月来症状进行性加重,气喘,胸憋,胸热,痰鸣,咽痒,但不咳嗽,晚上症状加重。纳食尚可,喜食梨,大便调。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腻,脉濡。正虚为本,痰热为标。治以清化痰热为法。方用清气化痰丸加减。处方:姜半夏12g,橘皮12g,茯苓12g,枳实9g,全瓜蒌30g,黄芩12g,浙贝母15g,桔梗12g,生石膏(先煎)30g,炒莱菔子12g,生甘草3g。7剂水煎服。

2008年5月26日二诊:

药后诸症俱减,尚有胸热,脉显细滑。原方继进7剂。

2008年6月2日三诊:

白天已无不适,凌晨2时左右有短时咽干、咽痒、呼吸声粗。舌质淡暗,舌苔薄白,脉细弦滑。痰热未尽,交时而发,小柴胡汤加减。处方:柴胡9g,黄芩12g,姜半夏12g,干姜3g,细辛3g,五味子9g,桔梗12g,枳实9g,全瓜蒌30g,生石膏(先煎)30g,生甘草3g。7剂水煎服。

药后无不适。嘱饮食清淡,至冬季丸剂调补。

“有是证,用是药”这句话始终是指导临证的第一准则。

按:对于痰喘、痰哮,常规思维经常会使用到麻黄剂,或麻杏石甘汤加减,或小青龙汤加减,或定喘汤加减等,总不离麻黄平喘定哮,中西医结合叫“扩张支气管”

但“有是证,用是药”这句话始终是指导临证的第一准则。本案辨证抓住“胸热”、“喜食梨”、“天热症加”等特点,结合舌苔薄腻(尽管不是舌红苔黄腻),断为“肺家痰热”,经用石膏、黄芩、全瓜蒌及“二陈”等清气化痰,取得较好疗效。从始至终并未使用麻黄,甚至连杏仁也舍而未用。

清气化痰丸,治咳名方。明代医家吴昆在《医方考》中说:“此痰火通用之方也。气之不清,痰之故也,能治其痰,则气清矣。是方也,星、夏所以燥痰湿;杏、陈所以利痰滞;枳实所以攻痰积;黄芩所以消痰热;茯苓之用,渗痰湿也;若瓜蒌者,则下气利痰云尔。”本案用其治疗喘、哮,收效亦佳。只是案中并非“气之不清,痰之故也”,而是痰由热生,符合《医方集解》中所说“气能发火,火能役痰”,治疗用药也符合“故化痰必以清气为先也”。

细辛

“肺为娇脏”,“治上焦如羽”,笔者治咳、喘、哮,麻黄、干姜等药常用3g,绝不重用。但对于痰热盘踞病症,非重剂清化方收佳效。本案剂量,在笔者处方中已属重剂。另外,初诊脉濡而不滑,二诊脉转细滑,与药后气机转畅有关。气机转畅,本脉方显。转方用小柴胡汤加减,是因交时而发。用“姜、辛、味”,是因夜半症发。

思考本案“肺家痰热”的成因,可能与禀赋有关,也可能与前医早用、滥用补药有关。

本文摘自高建忠老师《临证传心与诊余静思--从张仲景到李东垣》

尊重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高建忠

编辑:釋慧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