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问·调经论第六十二 注解

 yinweiming77 2022-09-23 发布于上海

调经论是什么意思呢?,即调理、调治的意思。,指经脉。---  经脉为人体气血运行之通道,内连五脏六腑,外络四肢百骸,凡外邪犯人,可以通过经脉而外达肢节内传脏腑;脏腑肢体的病变,也可以波及经脉,故调治经脉能治肢节、脏腑虚实百病,所以篇名曰"调经论”。  正如高士宗《素问直解》所云:"十二经脉,内通五脏六腑,外络三百六十五节,相并为实,相失为虚,寒热阴阳,血气虚实,随其病之所在而调之,是为调经论也。”  调经论,全面阐述了经络在治病过程中的重要性,是学习中医不可不读的文章。 )(62.素问·调经论 新解析1/1---

调经论第六十二——1---2---3----4---5----6----7-

黄帝问曰:余闻刺法言,有余泻之,不足补之,何谓有余?何谓不足?(“不足和有余”的具体所指。)(黄帝问道:我听《刺法》上说,病属有余的用泻法,不足的用补法。但怎样是有余,怎样是不足呢?

  岐伯对曰: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帝欲何问?(常欲何问,你想问哪方面?  常,通常;  欲,想 )——( 岐伯回答说:病属有余的有五种,不足的也有五种,你要问的是哪一种呢?

  帝曰:愿尽闻之。(黄帝说:我希望你能全部讲给我听。

  岐伯曰:神有余有不足,气有余有不足,血有余有不足,形有余有不足,志有余有不足,凡此十者,其气不等也。(提出了一种“人体观念”,通过分类方法:“神属心,气属肺,血属肝,形属脾,志属肾,以各有所宗,故不等也。”,)(岐伯说:神有有余,有不足;气有有余,有不足;血有有余,有不足;形有有余,有不足;志有有余,有不足。这些共计十种,它们的气各不相同。)(【原文】黄帝问曰:余闻刺法言,有余泻之,不足补之,何谓有余?何谓不足?

岐伯对曰: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帝欲何问?

帝曰:愿尽闻之。

岐伯曰:神有余有不足,气有余有不足,血有余有不足,形有余有不足,志有余有不足,凡此十者,其气不等也。

【译文】黄帝询问说:我听《刺法》上说,病属有余的用泻法,不足的用补法。但怎样是有余,怎样是不足呢?

岐伯回答说:病属有余的有五种,不足的也有五种,你要问的是哪一种呢?

黄帝说:我希望你能全部讲给我听。

岐伯说:神有有余,有不足;气有有余,有不足;血有有余,有不足;形有有余,有不足;志有有余,有不足。这些共计十种,它们的气各不相同。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神气血形志各有有余与不足的问题,所谓有余与不足,其实就是虚与实的问题。——1.神气血形志各有有余与不足的问题

  帝曰:人有精气津液,四支、九窍、五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虚实1/1---今夫子乃言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意思是言人体的分类方式很多,可夫子所举的却很少,这样讨论疾病的不足和有余不完备。——在这里黄帝提到了当时对人体的一些普遍认识到的观念:包括:精气津液、四支九窍、五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何以生之乎?  ,什么;  ,因为  ,发生  之乎,语气词 )——( 黄帝说:人有精、气、津液、四肢、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而发生百病。但百病的发生,都有虚实的不同。现在先生说病属有余的有五种,病属不足的也有五种,是怎样发生的呢?

  岐伯曰:皆生于五藏也。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藏。(志意属“神”的一部分,“神”的往来不穷,而促成与捻塑了有机体的生长发展,并且这个“神”也随着有机体的生长发展而充满于周身四处。其“神”内连于骨髓,神游于上丹,坐众灵之位,外又连贯着身形、五脏等,内外本身也是交贯通着的,处于往来无穷的状态,从而才完整地构成了人体的最高主宰系统。“神”虽然内连髓,外贯身形与脏腑,但是更需要的是气血、营卫、津液的支持,才能够真正得以实现其功能。五藏之道,(血气的病理现象又是如何表现的呢?《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曰:“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血气不和是疾病生成的基础,因此《黄帝内经》强调治病要守住经隧,调理血气的运行。气的虚实主要表现在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血的虚实则多表现为神志的失调,与肝心有关,正如经文所云“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另外,气血的关系是阴阳关系,一般来说气在外,血在内;血左升,气右降;气血总是处在阴阳平衡,既为互根又相互对峙的关系。如果气血阴阳关系失调,《黄帝内经》中称之为“气血以并。”表现为阳气上逆,阴气下泄的病证,经云:“气血以并,阴阳相顷,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近代病理学证明,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是由某种组织或器官三种基本病理改变所引起的,即代谢改变、机能改变和形态结构改变,首先将是构成与维持这一器官的基本物质、发生交换与更新的障碍,因而代谢过程发生紊乱,或转化为有毒物质,进而使机能失凋,衰竭或亢进,时日既久,必将导致在组织形态上发生异常,而血液的流通和供应也将随之发生改变,这又将加重其机能改变和代谢改变。反之,某一组织或器官的形态结构如果首先发生改变,而功能代谢和血液供应的改变也将随之而来。因之它们之间不论是孰先孰后都是以气——代谢和功能,血——正常的血液供应这两大基本因素为转移,故《素问·调经论》说:“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唐·孙思邈也说:“凡病皆因气血壅滞,不得宣通。”而灸与针的治疗作用,正是以平衡阴阳与调和气血为主要手段,尽管病理的具体内容是多样的,但生理机能的提高与血液供应的改善,这两者乃是治愈疾病的主要环节,认清和抓住这两个环节,就是抓住治疗学上具有普遍意义的客观规律,因此就可以用具有普遍意义的治疗方法,以治疗具有普遍规律的病理基础,这也是阴阳学说在灸针作用方面的另一说明。可见中医对气血不和的病理认识,以及对这种机制所采取的相应措施,不但与近代才被阐明的三项病理机制相符合,而且更能包括这三项基本变化于其中,这不能不令人叹服!)——(这里通过黄帝和岐伯的分别列举,反映出了当时对于人体的不同视角认识(观察方法)以及知识体系(五行等)下的人体观念,并进而在疾病认识(乃生百病)和医疗技术的指导即“医理”(百病皆有虚实)上产生不同的影响。岐伯通过五行知识体系的“五神藏”的观念,轻易的将黄帝列举的诸多人身所有,统归于五种,“皆生于五藏也,”从而为针刺“不足和有余”学说找到了可以执简御繁的出路,于是“有余有五,不足有五”,最终“针道备矣!”)(以上文章思路逻辑的概括:甲、对于人体观念的“多样性”为认识疾病和指导医疗技术的使用带来了问题:人身所有——乃生百病——百病皆有虚实——对疾病的认识带来了复杂性——技术支撑的理论的复杂性——知识体系复杂,不容易建立;             乙:而人体观念的转变,为知识体系的建立带来了变化:人身所有——皆生于五藏——不足有五,有余有五——认识的体系化——对疾病把握的简单化——理论的系统化——知识体系系统,执简御繁!)——(穴位处在分肉间:针刺取穴是遵循循经取穴的原则,由于经脉伏行分肉之间,所以《素问·调经论》主张“守经隧”、“取分肉间”的取穴方法,穴位是处于分肉之间的经脉上,其深浅即由分肉间隙来决定,穴位并不是皮肤表面的一个点。)(是故守经隧焉  是故,所以  ,守候,此处指诊治都离不开经络之意  经隧,经络  焉,那里,指经络。)——(岐伯说:五种有余不足,都是生于五脏。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由五脏所藏之神、气、血、肉、志,组成了人的形体。但必须保持志意通达,内与骨髓联系,始能使身形与五脏成为一个整体。五脏相互联系的道路都是经脉,通过经脉以运行血气,人若血气不和,就会变化而发生各种疾病。所以诊断和治疗均以经脉为依据。)(【原文】帝曰:人有精气津液,四、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虚实。今夫子乃言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

岐伯曰:皆生于五脏也。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脏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1,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译文】黄帝说:人有精、气、津液、四肢、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而发生百病。但百病的发生,都有虚实的不同。如今先生说病属有余的有五种,病属不足的也有五种,是怎样发生的呢?

岐伯说:五种有余不足,都是生于五脏。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由五脏所藏之神、气、血、肉、志,组成了人的形体。但必须保持志意通达,内与骨髓联系,始能使身形与五脏成为一个整体。五脏相互联系的道路都是经脉,通过经脉以运行血气,人若血气不和,就会变化而发生各种疾病。所以诊断和治疗均以经脉为依据。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连通五脏的道路的问题,四肢为诸阳之本,九窍为水注之气,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也。十六部者,十六部经脉也。手足经脉十二,蹻脉二,督脉一,任脉一,共十六部,脉亦计十六丈二尺,而一周于身。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乃百病之所从而生,皆有虚有实。——2.连通五脏的道路的问题

——————————————————

【注释】1.隧:(suì岁)《诗·大雅·桑柔》:“大风有隧。”《周礼·冢人》:“以度为丘隧。”《管子·问》:“关者,诸侯之陬隧也,而外财之门户也。”《左传·隐公元年》:“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请隧弗许。”《庄子·马蹄》:“山无蹊隧。”《礼记·曲礼上》:“出入不当门隧。”这里用为通道、地道之意。)(黄帝问道:我听闻《刺法》上说,“有余泻之,不足补之。”那么,究竟怎样是有余,怎样是不足呢?

  岐伯回答说:有余有五种情形,不足也有五种情形,你想要问哪一种呢?

  黄帝说:希望先生能给我都讲一讲。

  岐伯解释说:神有有余有不足,气有有余有不足,血有有余有不足,形有有余有不足,志有有余有不足。这十种有余不足的症状,皆源于人体精气循环阴阳失衡。

  黄帝说:人体有精气、津液、四肢、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就必然会产生各种疾病。各种疾病的产生,皆有虚实差异。现在先生却说,有余有五种情形,不足也有五种情形。那么,这十种有余不足的症状,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岐伯回答说:有余或不足的疾病,皆生于五脏。心藏神主血脉,肺藏魄主皮毛血气,肝藏魂主筋脉血气,脾藏意主肌肉血气,肾藏志主骨髓精气,由此形成人体。只有精神志意通达内连骨髓,才能使身体和五脏形神合一。五脏精气循环运行的通道,都是出入于经络。人体血气循环,就是通过经络运行。如果血气循环阴阳失调,就会产生各种异常变化和疾病。因此,诊断和治疗疾病,必须恪守经络脉象妙门。)(黄帝问曰:余闻刺法言,有余泻之,不足补之。何谓有余?何谓不足?岐伯对曰: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帝欲何问?帝曰:愿尽闻之。

岐伯曰:神有余有不足,气有余有不足,血有余有不足,形有余有不足,志有余有不足,凡此十者,其气不等(1)也。

帝曰:人有精气津液,四支九窍,五脏十六部(2),三百六十五节,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虚实。今夫子乃言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岐伯曰:皆生于五脏也。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3)。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脏。

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4),以行血气。

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注释】

(1)不等:指神、气、血、形、志各有虚实不同的病理变化。

(2)十六部:手足经脉十二部,跷脉二部,督脉一部,任脉一部。

(3)而此成形:指五脏是形成身体的根本。《甲乙经》无此四字。

(4)经隧:即经脉。

【白话详解】

黄帝问道:我听刺法中说治疗有余的实证用泻法,治疗不足的虚证用补法,但是什么是有余的实证,什么是不足的虚证呢?岐伯回答说:有余的实证有5种,不足的虚证也有5种,你要问的是哪一种呢?黄帝说:我希望你能全部讲给我听。岐伯回答说:神的病证有有余,有不足;气的病证也有有余,有不足;血的病证也有有余,有不足;形的病证也有有余,有不足;志的病证也有有余,有不足。所有这10种病证,都各有其不同的病理变化。

黄帝问道:人身有精、气、津液,四肢九窍,五脏十六经脉,365个腧穴,而发生百病,但百病的发生,都有虚实。现在先生说病属有余的实证有5种,属不足的虚证也有5种,这是怎样产生的呢?岐伯回答说:这些病证都是生于五脏。五脏中的心主藏神,肺主藏气,肝主藏血,脾主藏肉,肾主藏志,由五脏所藏的神、气、血、肉、志五者组成了人的形体。当志意通达,内与骨髓联系通畅时,就能发挥身形五脏的正常功能。五脏是人体之本,它与身形之间的联络,都通过经脉运行气血发挥作用,人若出现血气不和,就会由此变化而发生各种疾病,所以要保持经脉通畅,掌握经脉的变化。

【按语】

本节主要通过五脏与神、经脉关系的论述,说明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以神为主导,通过经脉联系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提出了调经大法“有余泻之,不足补之”的原则。五脏内藏五神,其功能正常,则意志调畅,神明不乱,形与神俱,五体坚强。其中脏腑系统整体间的联络通道则有赖经脉运行气血,因此只有经脉通畅,气血平和,五脏才能发挥其生理功能。一旦各种病因导致经脉气血失和,即可引起五脏有余不足的病理变化,从而致生百病,所以经脉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调畅经脉则可以调整脏腑机能而治百病有余不足。诚如马莳注:“善治生者,必守此经隧焉,真可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也。”充分说明调治经脉的重要意义。

【应用举例】

《内经》谓“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生。是故守经隧焉。”夫所谓经隧者,非营卫所行之道路乎?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者,是由内而外行于营卫。血气不和,百病乃生者,是由内而外行之血气,或行之不及,或行之太过,或偏于营,或偏于卫,皆为不和也。行之不及,则内不化而外不充。行之太过,则枝强而干弱。

偏于营则阴胜,偏于卫则阳胜,百病乃生,自然之理也,是则营卫岂不为生身之大关键哉?医者治病,遵《内经》守经隧之训加意于营卫可也。(《存存斋医话稿》)

点评】本段提出百病的发生,皆因气血虚实的不和谐所致。 )(读《黄帝内经》素问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1——何谓有余?何谓不足?

  帝曰:神有余不足何如?(黄帝说:神有余和神不足会是什么症状呢?

  岐伯曰: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血气未并,五藏安定,邪客于形,洒淅起于毫毛,未入于经络也,故命曰神之微。(洒淅起于毫毛  洒淅,指打寒战,寒颤貌)——(岐伯说:神有余的则喜笑不止,神不足的则悲哀。若病邪尚未与气血相并,五脏安定之时,还未见或笑或悲的现象,此时邪气仅客于形体之肤表,病人觉得寒栗起于毫毛,尚未侵入经络,乃属神病微邪,所以叫做"神之微”。)(【原文】帝曰:神有余不足何如?

岐伯曰: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血气未并,五脏安定,邪客于形,洒淅1起于毫毛,未入于经络也,故命曰神之微。

【译文】黄帝说:神有余和神不足会是什么症状呢?

岐伯说:神有余的则喜笑不止,神不足的则悲哀伤心。若病邪尚未与气血相并,五脏安定之时,还未见或笑或悲的现象,此时邪气仅客于形体之肤表,病人觉得寒栗起于毫毛,尚未侵入经络,乃属神病微邪,所以叫做“神之微”。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精神状态虚实的问题,神者,心之所藏也。心藏脉,脉舍神,心在志为喜,在声为笑,故有余则笑不休,不足则金气反胜而为悲。——3.精神状态虚实的问题

——————————————————

【注释】1.洒:(sǎ撒)《晏子春秋卷四·内篇问下》:“其浊无不雩途,其清无不洒除。”《荀子·正名》:“香、臭、芬、郁、腥、臊、洒、酸、奇臭以鼻异。”《礼记·内则》:“洒扫室堂及庭。”《说文》:“洒,滌水也。古文以为灑掃言。”《字林》:“洒,濯也。”这里用为濯水、洗涤之意。洒淅:突遇一点凉水淋在身上。

  帝曰:补泻奈何?(黄帝说:怎样进行补泻呢?

  岐伯曰:神有余,则泻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无中其大经,神气乃平。神不足者,视其虚络,按而致之,刺而利之,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以通其经,神气乃平。(无中其大经  中,[zhòng],击中。  按而致之  致之,致,达到,指通过按摩,让气血汇聚于需要之处。)——(岐伯说:神有余的应刺其小络使之出血,但不要向里深推其针,不要刺中大经,神气自会平复。神不足的其络必虚,应在其虚络处,先用手按摩,使气血实于虚络,再以针刺之,以疏利其气血,但不要使之出血,也不要使气外泄,只疏通其经,神气就可以平复。)(【原文】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神有余,则泻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1,无中其大经,神气乃平。神不足者,视其虚络,按而致之,刺而利之,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以通其经,神气乃平。

【译文】黄帝说:怎样进行补泻呢?

岐伯说:神有余的应刺其小络使之出血,但不要向里深推其针,不要刺中大经,神气自会平复。神不足的其络必虚,应在其虚络处,先用手按摩,使气血实于虚络,再以针刺之,以疏利其气血,但不要使之出血,也不要使气外泄,只疏通其经,神气就可以平复。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精神虚实的治疗方法,血者,神气也。泻其小络之血,出其血,则有余之神气自平。心主血脉,视其心之皮部,有虚络者,按其穴而致其气,刺其络而利其血,无泄其血气,以通其经脉,而神气乃平矣。——4.精神虚实的治疗方法

——————————————————

【注释】1.斥:(chì赤)《书·禹贡》:“厥土白坟,海滨广斥。”《史记·货殖列传》:“塞斥之。”《史记·司马相如传》:“除边开益斥。”《小尔雅》:“斥,开也。”这里用为开拓之意。

  帝曰:刺微奈何?(黄帝说:怎样刺微邪呢?

  岐伯曰:按摩勿释,著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按摩勿释  勿释,不要释放,指按摩时间要久一些。 )——(岐伯说:按摩的时间要久一些,针刺时不要向里深推,使气移于不足之处,神气就可以平复。)(【原文】帝曰:刺微奈何?

岐伯曰:按摩勿释,著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

【译文】黄帝说:怎样刺微邪呢?

岐伯说:按摩的时间要久一些,针刺时不要向里深推,使气移于不足之处,神气就可以平复。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神气微弱的问题,针刺神气微弱时,先按摩其处,不要释手。著针者,如以布憿著之,乃从单布上刺,谓当刺之极浅,而勿推内其针,移其邪气于不足,而神气乃自复矣。——5.神气微弱的问题

  帝曰:善。有余不足奈何?(黄帝说:好。气有余和气不足会出现什么症状呢?

  岐伯曰: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血气未并,五藏安定,皮肤微病,命曰白气微泄。(不足则息利少气  息利,指呼吸通畅  少气,指气短 )——(岐伯说:气有余的则喘咳气上逆,气不足则呼吸虽然通利,但气息短少。若邪气尚未与气血相并,五脏安定之时,有邪气侵袭,则邪气仅客于皮肤,而发生皮肤微病,使肺气微泄,病情尚轻,所以叫做"白气微泄”。)(【原文】帝曰:善。有余不足奈何?

岐伯曰: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血气未并,五脏安定,皮肤微病,命曰白气微泄。

【译文】黄帝说:好。气有余和气不足会出现什么症状呢?

岐伯说:气有余的则喘咳气上逆,气不足则呼吸虽然通利,但气息短少。若邪气尚未与气血相并,五脏安定之时,有邪气侵袭,则邪气仅客于皮肤,而发生皮肤微病,使肺气微泄,病情尚轻,所以叫做“白气微泄”。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神气有余与不足的问题,肺主气而司呼吸,故有余则喘咳上逆;不足则呼吸不利而气短也。肺合皮,其色白,微邪客于皮肤,命曰白气。“微泄”,谓微伤肺气也。——6.神气有余与不足的问题

  帝曰:补泻奈何?(黄帝说:怎样进行补泻呢?

  岐伯曰:气有余,则泻其经隧,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不足,则补其经隧,无出其气。(气有余则泻其经隧  经隧,指经脉流行的道路,也是经脉的一种代称。"隧”字有两个解释,一是指 位于身体深部的"隧道”的意思,如《素问.调经论》:「五脏之道,皆 出于经隧,以行血气。」一是指与五脏六腑相联系的"大络”的意思,如 《灵枢.玉版篇》:「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 络也。」 )——(岐伯说:气有余的应当泻其经髓,但不要伤其经脉,不要使之出血,不要使其气泄。气不足的则应补其经隧,不要使其出气。)(【原文】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气有余,则泻其经隧1,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不足,则补其经隧,无出其气。

【译文】黄帝说:怎样进行补泻呢?

岐伯说:气有余的应当泻其经隧,但不要伤其经脉,不要使之出血,不要使其气泄。气不足的则应补其经隧,不要使其出气。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经隧的问题,经隧,大络也,五脏之所以出血气者也。故有余则泻其经隧之血气,而勿再伤其经脉之血气也;不足则补其经隧之血气,而勿泻其经隧之气焉。——7.经隧的问题

——————————————————

【注释】1.隧:(suì岁)《诗·大雅·桑柔》:“大风有隧。”《周礼·冢人》:“以度为丘隧。”《管子·问》:“关者,诸侯之陬隧也,而外财之门户也。”《左传·隐公元年》:“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请隧弗许。”《庄子·马蹄》:“山无蹊隧。”《礼记·曲礼上》:“出入不当门隧。”这里用为通道、地道之意。

  帝曰:刺微奈何?( 黄帝说:怎样刺其微邪呢?

  岐伯曰: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无所休息,气泄腠理,真气乃相得。(适人必革  ,合适,恰到好处之意。指针刺之时,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刺到适合的位置。  必革,革,革除,停止。指针刺到达病处即可停止。 )——(岐伯说:先用按摩,时间要久一些,然后拿出针来给病人看,并说:"我要深刺”,但在刺时还是适中,刺中病处即止,这样可使其精气深注于内,邪气散乱于外,而无所留,邪气从腠理外泄,则真气通达,恢复正常。)(【原文】帝曰:刺微奈何?

岐伯曰: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无所休息,气泄腠理,真气乃相得。

【译文】黄帝说:怎样刺其微邪呢?

岐伯说:先用按摩,时间要久一些,然后拿出针来给病人看,并说:“我要深刺”,但在刺时还是适中病处即止,这样可使其精气深注于内,邪气散乱于外,而无所留,邪气从腠理外泄,则真气通达,恢复正常。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针刺的方法,出针,出而浅之也。视之,视其浅深之义也。曰我将深之,适人之邪,浅客于皮,必与真气相格,庶邪散而真气不泄,故曰我将深之,谓将持内之,而使精气自伏,复放而出之,令邪无散乱,迎之随之,以意和之,无所休息,使邪气泄于皮毛腠理,而真气乃相得复于肌表,此用针浅深之妙法也。——8.针刺的方法)(读《黄帝内经》素问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2——治疗时如何使用补泻之法

  帝曰:善。血有余不足奈何?(黄帝说:好。血有余和不足会出现什么症状呢?

  岐伯曰: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血气未并,五藏安定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孙络水溢  孙络,细小的络脉  水溢,指湿。但凡胖人多湿。)——(岐伯说:血有余的则发怒,血不足的则恐惧。若邪气尚未与气血相并,五脏安定之时,有邪气侵袭,则邪气仅客于孙络,孙络盛满外溢,则流于经脉,经脉就会有血液留滞。)(【原文】帝曰:善。血有余不足奈何?

岐伯曰: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血气未并,五脏安定,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

【译文】黄帝说:好的。血有余和不足应该怎么办呢?

岐伯说:血有余的则发怒,血不足的则恐惧。若邪气尚未与气血相并,五脏安定之时,有邪气侵袭,则邪气仅客于孙络,孙络盛满外溢,则流于经脉,经脉就会有血液留滞。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血有余与不足的问题,肝志怒,肾志恐。故血有余则肝气盛而主怒;血不足则母气衰而并于脾故主恐。此所谓血者,肝脏之所主也。肝脏之血,本于冲脉,冲脉起于胞中,其浮而外者,循腹上行,散于皮肤、肌肉之间,充肤热肉生毫毛,卧则归于肝脏,寤则随卫气而行于脉外。孙络水溢者,胞中之津水也。水谷之津流溢于中,奉心神化赤而为血,故曰水入于经而血乃成。夫经脉之血,从经而脉,脉而络,络而孙;脉外之血,从皮肤而转注于孙脉,从孙络而入于经腧,此脉内脉外之血气互相交通者也。故曰:“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此肝有微病,致经水之溢于经也。——9.血有余与不足的问题

  帝曰:补泻奈何?(黄帝说:怎样进行补泻呢?

  岐伯曰: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不足,则视其虚经内针其脉中,久留而视;脉大,疾出其针,无令血泄。(岐伯说:血有余的应泄其充盛的经脉,以出其血。血不足的应察其经脉之虚者补之,刺中其经脉后,久留其针而观察之,待气至而脉转大时,即迅速出针,但不要使其出血。)(【原文】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不足,则视其虚经内针其脉中,久留而视;脉大,疾出其针,无令血泄。

【译文】黄帝说:怎样进行补泻呢?

岐伯说:血有余的应泄其充盛的经脉,以出其血。血不足的应察其经脉之虚者补之,刺中其经脉后,久留其针而观察之,待气至而脉转大时,即迅速出针,但不要使其出血。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经脉补泻的问题,盛经,冲脉也。冲脉为经络之海,故曰盛经。虚经,虚而不盛也。久留,候气至也。脉大气至,而血复也。——10.经脉补泻的问题

  帝曰:刺留血,奈何?(黄帝说:刺流血时应当怎样呢?

  岐伯曰: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岐伯说:诊察血络有流血的,刺出其血,使恶血不得入于经脉而形成其他疾病。

  帝曰:善。形有余不足奈何?(黄帝说:好。形有余和形不足会出现什么症状呢?

  岐伯曰: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不足则四支不用。血气未并,五藏安定,肌肉蠕动,命曰微风。(⑨径溲不利,指即泾溲不利,即小便不利,也被用来形容大小便不通利。《调经论》云:"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王冰注:"泾,大便。溲,小便也。”)——(岐伯说:形有余的则腹胀满,大小便不利,形不足的则四肢不能运动。若邪气尚未与气血相并,五脏安定之时,有邪气侵袭,则邪气仅客于肌肉,使肌肉有蠕动的感觉,这叫做"微风”。

  帝曰:补泻奈何?(黄帝说:怎样进行补泻呢?

  岐伯曰:形有余则泻其阳经,不足则补其阳络。(岐伯说:形有余应当泻足阳明的经脉,使邪气从内外泻,形不足的应当补足阳明的络脉,使气血得以内聚。)(【原文】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形有余则泻其阳经,不足则补其阳络。

【译文】黄帝说:怎样进行补泻呢?

岐伯说:形有余应当泻足阳明的经脉,使邪气从内外泻,形不足的应当补足阳明的络脉,使气血得以内聚。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形有余与不足的补泻问题,阳明与太阴为表里,盖皮肤气分为阳,脾所主在肌肉,故当从阳以补泻。泻刺其经者,从内而出于外也;补刺其经者,从外而入于内也。——12.形有余与不足的补泻问题

  帝曰:刺微奈何?(黄帝说:怎样刺微风呢?

  岐伯曰:取分肉间,无中其经,无伤其络,卫气得复,邪气乃索。(邪气乃索,索索(空虚、空乏的样子),指邪气消失。 )——(岐伯说:应当刺其分肉之间,不要刺中经脉,也不要伤其络脉,使卫气得以恢复,则邪气就可以消散。)(【原文】帝曰:刺微奈何?

岐伯曰:取分肉间,无中其经,无伤其络,卫气得复,邪气乃索1

【译文】黄帝说:怎样刺微风呢?

岐伯说:应当刺其分肉之间,不要刺中经脉,也不要伤其络脉,使卫气得以恢复,则邪气就可以消散了。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微风伤卫气的问题,微风伤卫,卫气行于脉外,故当取之分肉,而无伤其经络,所谓病在肉,调之分肉也。——13.微风伤卫气的问题

——————————————————

【注释】1.索:(suǒ锁)《易·震·上六》:“震,索索,视矍矍,征凶;震不于其,躬于其,邻无咎,婚媾有言。”《左传·襄公八年》:“悉索敝赋,以讨于蔡。”《韩非子·初见秦第一》:“蓄积索,田畴荒。”《玉篇·索部》:“索,散也。”《广韵·铎韵》:“索,散也。”这里用为离散之意。)(  黄帝问道:我听闻《刺法》上说,“有余泻之,不足补之。”那么,究竟怎样是有余,怎样是不足呢?

  岐伯回答说:有余有五种情形,不足也有五种情形,你想要问哪一种呢?

  黄帝说:希望先生能给我都讲一讲。

  岐伯解释说:神有有余有不足,气有有余有不足,血有有余有不足,形有有余有不足,志有有余有不足。这十种有余不足的症状,皆源于人体精气循环阴阳失衡。

  黄帝说:人体有精气、津液、四肢、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就必然会产生各种疾病。各种疾病的产生,皆有虚实差异。现在先生却说,有余有五种情形,不足也有五种情形。那么,这十种有余不足的症状,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岐伯回答说:有余或不足的疾病,皆生于五脏。心藏神主血脉,肺藏魄主皮毛血气,肝藏魂主筋脉血气,脾藏意主肌肉血气,肾藏志主骨髓精气,由此形成人体。只有精神志意通达内连骨髓,才能使身体和五脏形神合一。五脏精气循环运行的通道,都是出入于经络。人体血气循环,就是通过经络运行。如果血气循环阴阳失调,就会产生各种异常变化和疾病。因此,诊断和治疗疾病,必须恪守经络脉象妙门。

  黄帝追问:神有余或不足的患者,会出现哪些症状呢?

  岐伯回答说:神有余的患者,就会嬉笑不止。神不足的患者,则会悲伤不已。如果风邪尚未并入气血,人体五脏还可以保持安定。如果邪气只是刚刚伤害到外表的皮肤,就会使患者毫毛竖起感觉寒冷颤栗。风邪还没有侵入经络的微恙,这就称为神之微。

  黄帝问:对于神有余或不足的患者,应该怎样进行补泻调治呢?

  岐伯回答说:对于神有余的患者,用针刺术进行调治时,就应刺泻体表小络的瘀血。一旦出血,就不要再向里深刺,以免刺中大经。经过刺泻调治,患者的神气就会恢复阴阳平衡。对于神不足的患者,要根据经络虚弱的情况,首先用手按摩经络导引血气,然后再进行刺补调治,促使血气循环通畅。刺治神不足的患者,不可针刺出血,也不可外泄患者精气。只要疏通了经络,患者的神气就可以恢复阴阳平衡。

  黄帝问:对于病状轻微的患者,应该怎样进行针刺调治呢?

  岐伯回答说:按摩推拿不要停手,针刺不要太深,要使有余精气移行至不足处,患者的神气就可以恢复阴阳平衡了。

  黄帝说:明白了!那么,气有余或不足的患者,会出现哪些症状呢?

  岐伯回答说:气有余的患者,就会出现喘咳和气冲上逆等症状。气不足的患者,则会出现呼吸气短的症状。如果风邪尚未并入气血,患者五脏还可以保持安定。肺藏魄,主皮毛血气,五行属金,五色对应白色。如果风邪只是刚刚伤害到外表的皮肤,就会使患者肺脏精气轻微外泄,这就称为白气微泄。

  黄帝又问:对于气有余或不足的患者,应该怎样进行补泻调治呢?

  岐伯回答说:对于气有余的患者,应刺泻其络脉,不可刺伤经脉,不可针刺出血,不可外泄其精气。对于气不足的患者,则应刺补经络,不要使其精气外泄。

    黄帝问:对于病状轻微的患者,应该怎样进行针刺调治呢?

  岐伯回答说:按摩推拿不要停手,再取出针来让患者看,并且明确告知说“我要深刺了”。针刺皮肤适可而止,就能使精气固守于内,而使得邪气消散。直到邪气从腠理外泄,就可以使患者真气复原。

  黄帝说:明白了!那么,血有余或不足的患者,会出现哪些症状呢?

  岐伯回答说:血有余的患者,就很容易发怒。血不足的患者,则会感到恐惧。如果风邪尚未并入气血,患者五脏还可以保持安定。如果邪气只是刚刚侵入孙络,使得孙络积水外溢,就会使经脉形成瘀血滞留。

  黄帝问:对于血有余或不足的患者,应该怎样进行补泻调治呢?

  岐伯回答说:对于血有余的患者,要刺泻血液充盛的经脉,针刺直至出血。对于血不足的患者,则要根据经脉血虚的情况,深刺经脉留针观察,直到经脉血气恢复时再迅速出针,不可使血液外泄。

  黄帝又问:如果出现经脉血液滞留,应该怎样进行刺治呢?

  岐伯回答说:先准确诊察有血液留滞的络脉,再针刺直至出血,防止恶血进入经脉形成疾病。

  黄帝说:明白了!那么,形有余或不足的患者,会出现哪些症状呢?

  岐伯回答说:形有余的患者,会出现腹胀和大小便不通症状。形不足的患者,则会出现四肢不能活动的症状。如果风邪尚未并入气血,患者五脏还可以保持安定。如果邪气只是刚刚侵入肌肉,就会使患者产生肌肉蠕动感,这就称为微风。

  黄帝问:对于形有余或不足的患者,应该怎样进行补泻调治呢?

  岐伯回答说:对于形有余的患者,要刺泻其阳经。对于形不足的患者,则要刺补其阳络。

  黄帝又问:对于病状轻微的患者,应该怎样进行针刺调治呢?

  岐伯回答说:要刺治患者分肉腠理间,不要刺中经脉,也不要刺伤络脉。直到患者体内护卫精气得到恢复,邪气自然就退缩了。)——何谓有余,何谓不足?读《黄帝内经》素问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3——血、形有余不足奈何?

  帝曰:善。志有余不足奈何?(黄帝说:好。志有余和志不足会出现什么症状呢?

  岐伯曰: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血气未并,五藏安定,骨节有动。(岐伯说:志有余的则腹胀飧泄,志不足的则手足厥冷。若邪气尚未与气血相并,五脏安定之时,有邪气侵袭,则邪气仅客于骨,使骨节间如有物震动的感觉。

  帝曰:补泻奈何?(黄帝说:怎样进行补泻呢?

  岐伯曰:志有余则泻然筋血者,不足则补其复溜。(岐伯说:志有余的应泻然谷以出其血,志不足的则应补复溜穴。

  帝曰:刺未并奈何?(黄帝说:当邪气尚未与气血相并,邪气仅客于骨时,应当怎样刺呢? 

  岐伯曰:即取之,无中其经,邪所乃能立虚。(岐伯说:应当在骨节有鼓动处立即刺治,但不要中其经脉,邪气便会自然去了)(    黄帝追问:神有余或不足的患者,会出现哪些症状呢?

  岐伯回答说:神有余的患者,就会嬉笑不止。神不足的患者,则会悲伤不已。如果风邪尚未并入气血,人体五脏还可以保持安定。如果邪气只是刚刚伤害到外表的皮肤,就会使患者毫毛竖起感觉寒冷颤栗。风邪还没有侵入经络的微恙,这就称为神之微。

  黄帝问:对于神有余或不足的患者,应该怎样进行补泻调治呢?

  岐伯回答说:对于神有余的患者,用针刺术进行调治时,就应刺泻体表小络的瘀血。一旦出血,就不要再向里深刺,以免刺中大经。经过刺泻调治,患者的神气就会恢复阴阳平衡。对于神不足的患者,要根据经络虚弱的情况,首先用手按摩经络导引血气,然后再进行刺补调治,促使血气循环通畅。刺治神不足的患者,不可针刺出血,也不可外泄患者精气。只要疏通了经络,患者的神气就可以恢复阴阳平衡。

  黄帝问:对于病状轻微的患者,应该怎样进行针刺调治呢?

  岐伯回答说:按摩推拿不要停手,针刺不要太深,要使有余精气移行至不足处,患者的神气就可以恢复阴阳平衡了。

      黄帝说:明白了!那么,气有余或不足的患者,会出现哪些症状呢?

  岐伯回答说:气有余的患者,就会出现喘咳和气冲上逆等症状。气不足的患者,则会出现呼吸气短的症状。如果风邪尚未并入气血,患者五脏还可以保持安定。肺藏魄,主皮毛血气,五行属金,五色对应白色。如果风邪只是刚刚伤害到外表的皮肤,就会使患者肺脏精气轻微外泄,这就称为白气微泄。

  黄帝又问:对于气有余或不足的患者,应该怎样进行补泻调治呢?

  岐伯回答说:对于气有余的患者,应刺泻其络脉,不可刺伤经脉,不可针刺出血,不可外泄其精气。对于气不足的患者,则应刺补经络,不要使其精气外泄。

    黄帝问:对于病状轻微的患者,应该怎样进行针刺调治呢?

  岐伯回答说:按摩推拿不要停手,再取出针来让患者看,并且明确告知说“我要深刺了”。针刺皮肤适可而止,就能使精气固守于内,而使得邪气消散。直到邪气从腠理外泄,就可以使患者真气复原。

    黄帝说:明白了!那么,血有余或不足的患者,会出现哪些症状呢?

  岐伯回答说:血有余的患者,就很容易发怒。血不足的患者,则会感到恐惧。如果风邪尚未并入气血,患者五脏还可以保持安定。如果邪气只是刚刚侵入孙络,使得孙络积水外溢,就会使经脉形成瘀血滞留。

  黄帝问:对于血有余或不足的患者,应该怎样进行补泻调治呢?

  岐伯回答说:对于血有余的患者,要刺泻血液充盛的经脉,针刺直至出血。对于血不足的患者,则要根据经脉血虚的情况,深刺经脉留针观察,直到经脉血气恢复时再迅速出针,不可使血液外泄。

  黄帝又问:如果出现经脉血液滞留,应该怎样进行刺治呢?

  岐伯回答说:先准确诊察有血液留滞的络脉,再针刺直至出血,防止恶血进入经脉形成疾病。

    黄帝说:明白了!那么,形有余或不足的患者,会出现哪些症状呢?

  岐伯回答说:形有余的患者,会出现腹胀和大小便不通症状。形不足的患者,则会出现四肢不能活动的症状。如果风邪尚未并入气血,患者五脏还可以保持安定。如果邪气只是刚刚侵入肌肉,就会使患者产生肌肉蠕动感,这就称为微风。

  黄帝问:对于形有余或不足的患者,应该怎样进行补泻调治呢?

  岐伯回答说:对于形有余的患者,要刺泻其阳经。对于形不足的患者,则要刺补其阳络。

  黄帝又问:对于病状轻微的患者,应该怎样进行针刺调治呢?

  岐伯回答说:要刺治患者分肉腠理间,不要刺中经脉,也不要刺伤络脉。直到患者体内护卫精气得到恢复,邪气自然就退缩了。

    黄帝说:明白了!那么,志有余或不足的患者,会出现哪些症状呢?

  岐伯回答说:志有余患者,会出现腹胀和飧泄症状。志不足患者,则会出现手足厥冷症状。如果风邪尚未并入血气,患者五脏还可以保持安定。如果邪气只是刚刚入骨,会使骨节产生震动感。

  黄帝又问:对于志有余或不足的患者,应该怎样进行针刺补泻调治呢?

  岐伯回答说:对于志有余的患者,要刺泻筋脉的然谷穴,直至出血。对于志不足的患者,则要刺补复溜穴。

  黄帝问:邪气尚未并入血气,只是刚刚入骨时,应该怎样进行针刺调治呢?

  岐伯回答说:应当针取患者骨节震动处,不要刺中经脉,就能使邪气立刻消散。

  黄帝说:明白了!我已经知道了志有余或不足的虚实症状,却还是不知这些症状是怎样产生的。先生能给我再讲讲吗?

  岐伯回答说:风邪侵害人体,一旦并入血气,就会给患者造成血气循环阴阳失衡,使护卫精气紊乱,导致经脉血液运行逆乱。血气运行分离,就会形成阴经阳经一虚一实的症状。如果血液并于阴经,精气并于阳经,就会使患者出现惊狂症状。如果血液并于阳经,精气并于阴,则会使患者形成阳热内盛的炅中症状。如果血液并于身体上部,精气并于身体下部,就会使患者出现下心中烦闷和易怒症状。如果血液并于身体下部,精气并于身体上部,则会使患者出现神志错乱和健忘失忆症状。)(黄帝内经中认为虚实形成的原因

【原文】

帝曰:实者何道从来?虚者何道从去?虚实之要,愿闻其故。岐伯曰: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1)若一,命曰平人。

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

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2)。

帝曰:风雨之伤人奈何?岐伯曰: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帝曰:寒湿之伤人奈何?岐伯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3),肌肉坚紧,荣血泣(4),卫气去,故曰虚。虚者聂辟(5)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帝曰:善。阴之生实奈何?岐伯曰: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气走之,故曰实矣。帝曰:阴之生虚奈何?岐伯曰:喜则气下(6),悲则气消,消则脉虚空,因寒饮食,寒气熏满(7),则血泣气去,故曰虚矣。

【注释】

(1)九候:古人将人体分为上、中、下三部,每部各有天、地、人三候,合为三部九候。

(2)阴阳喜怒:阴阳,指男女房室活动。喜怒,代指七情变化。

(3)不收:《甲乙经》、《太素》均无“不”字。寒邪收引,故见皮肤坚紧。

(4)泣:指涩滞不通的意思。

(5)聂辟:指皮肤松弛而有皱纹。

(6)喜则气下:指过喜引起阳气涣散,陷而不升。较之《素问举痛论》的“喜则气缓”程度为重。

(7)熏满:《甲乙经》作“动脏”,即伤动脏气,义胜。

【白话详解】

黄帝问道:实证是通过什么途径产生的?虚证又是通过什么途径发生?希望能听你讲讲形成虚和实的道理。岐伯回答说:阴经和阳经都有经气注输会合之处,阳经的气血灌注于阴经,阴经的气血盛满后亦能输注于在外的阳经,经脉气血能正常运行,就能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形体也能得到充足的气血灌养,三部九候的脉象也表现一致,这就是正常的人。大凡邪气致病,有的属于阳邪所伤,有的属于阴邪所伤。阳邪伤人致病,都是感受了风雨寒暑邪气的侵袭;阴邪伤人致病的,都是由于饮食不节,房事过度,起居失调,情志所伤等。

黄帝问道:风雨之邪是怎样伤人的呢?岐伯回答:风雨之邪伤人,是先侵入皮肤,由皮肤向内传于孙脉,孙脉受邪后就向内传于络脉,络脉被邪气充满就向内传注于大经脉,由于血气与邪气搏结于分肉腠理之间,脉象必坚实而大,所以叫做实证。实证表现为肌体表面局部多呈坚实充满状态,不能按压,按压就痛。

黄帝问道:寒湿邪气伤人又是怎样的情况呢?岐伯回答说:寒湿邪气伤人,会使人皮肤收缩,肌肉坚紧,营血滞涩,卫气离去,所以称为虚证。虚证多见有皮肤皱纹,卫气不足,营血滞涩等,按摩可以使卫气充足,卫气充足就能温煦营血,所以通过按摩就能使卫气充实,营血运行畅通,便会觉得爽快而不疼痛。

黄帝说:好。阴邪所伤是怎样使人产生实证的呢?岐伯回答说:人若喜怒不加节制,就会使阴气上逆,阴气逆于上就必然使下部虚,阳气乘虚凑之,所以为实证。黄帝问道:阴邪是怎样使人发生虚证?岐伯回答说:人若过喜,就会阳气涣散陷而不升,过度悲哀就会消散肺气,肺气消耗无力行血,就会使血行迟缓,脉道空虚,若再吃寒凉饮食,寒气伤动了内脏之气,使阳气更加损伤,血行愈加滞涩,所以就形成了虚证。

【按语】

本节主要论述了虚实形成的原因,并从邪气性质及其致病特点出发,将纷繁复杂的致病因素概括为两类,提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这对掌握不同病因的一般发病规律、疾病诊断,以及对后世病因分类,都具有指导意义。这一阴阳两类病邪区分方法,亦是中医学对病因分类研究的最早分类方法,对后世病因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篇中对外感与内伤所致的虚实证候作了讨论,原文首先从生理角度阐明了“阴阳匀平”,则无虚实之变的观点,提示了虚实之变,是由于病邪侵袭后经脉失调所致,病邪伤及血气,则可循经脉的阴阳贯注,而导致疾病的传变,从而为论述“虚实之要”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病邪分类及其侵袭途径多种多样,既可由外邪风雨寒暑从外侵入经脉,也可因内邪、饮食居处、阴阳喜怒等从内部伤及经脉,从而引起经脉阴阳失调而发病并出现病理变化。对外感而言,外邪先伤肌表与血气并聚于分腠为实,而营卫不足于分腠者为虚;对内伤而言,脏腑气血并聚为实,而气血消散者为虚。提示虚实病机不仅要注意病邪实质,更要重视内在正气,为后世病机学说提供了分析依据。

【应用举例】

虚实者,有余不足也。有表里之虚实,有气血之虚实,有脏腑之虚实,有阴阳之虚实。凡外入之病多有余,内出之病多不足。实言邪气实则当泻,虚言正气虚则当补。凡欲察虚实者,为欲知根本之何如,攻补之宜否耳。夫疾病之实,固为可虑,而元气之虚,虑尤甚焉。故凡诊病者,必当先察元气为主,而后求疾病。(《景岳全书传忠录》)

点评】指出神、气、血、形、志,五种状态的有余和不足的诊治方法。 

  帝曰:善。余已闻虚之形,不知其何以生!(黄帝说:好。关于虚实的症状我已经知道了,但还不了解它是怎样发生的。

  岐伯曰:气血以并,阴阳相顷,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①气血以并,并,合并。 )——(岐伯说:虚实的发生,是由于邪气与气血相并,阴阳间失去协调而有所偏倾,致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各离其所,便形成一虚一实的现象。如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则发生惊狂。血并于阳,气并于阴,则发生热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则发生心中烦闷而易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则发生精神散乱而善忘。)(【原文】帝曰:刺未并奈何?

岐伯曰:即取之,无中其经,邪所乃能立虚。

帝曰:善。余已闻虚之形,不知其何以生!

岐伯曰:气血以并,阴阳相顷,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1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

【译文】黄帝说:当邪气尚未与气血相并,邪气仅客于骨时,应当怎样针刺呢?

岐伯说:应当在骨节有鼓动处立即刺治,但不要针其经脉,邪气便会自然去了。

黄帝说:好。关于虚实的症状我已经知道了,但还不了解它是怎样发生的。

岐伯说:虚实的发生,是由于邪气与气血相并,阴阳间失去协调而有所偏倾,致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各离其所,便形成一虚一实的现象。如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则发生惊狂。血并于阳,气并于阴,则发生热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则发生心中烦闷而易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则发生精神散乱而善忘。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虚实发生的问题,血气者,阴阳也。阴阳者,皮肤气分为阳,经脉血分为阴;表为阳,里为阴;身半以上为阳,身半以下为阴。气乱于卫者,血并于气也。血逆于经者,气并于血也。血并于气,则血离其居;气并于血,则气离其居矣。血离其居,则血虚而气实;气离其居,则气虚而血实。故曰一实一虚。盖有者为实,无者为虚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肺主之气,乃三阳之表气,肌腠之元真,故曰“气乱于卫”,谓乱于卫之部署也。下文曰“取气于卫,病在气,调之卫”,皆属此意。盖皮肤肌肉之腠理处,皆卫气游行出入之所,谓当取之于皮肤、肌腠,而无动其经脉也。当知卫气出于阳明,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大会于风府,游行于外内者也。太阳三焦之气,生于下焦水中,从下而上,自内而外,主司于肤表,通会于肌腠,故曰:“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分别血气生始出入之原,乃上乘之学问,学者当于《针经》及《本经》《针刺》诸篇用心参究。——15.虚实发生的问题

——————————————————

【注释】1.炅:(jiǒng窘)热。《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

  帝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如是血气离居,何者为实?何者为虚?(黄帝说: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像这样血气各离其所的病证,怎样是实,怎样是虚呢?

  岐伯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②乃为炅中炅中,病证名。系一种内热证。《素问·调经论》:"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王冰注:"气并于阴,则阳气内盛,故为热中。炅,热也。”  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气并于阳则无血,是血虚也;血并于阴则无气,是气虚也。在人体上,血应该位于阴位(内、下),而气应于聚于气位(外,上),如果血不在于阴位,并入于阳位了;或者阳不在于本位,并入阴位了,都会发生阴阳失调的情况。 )——岐伯说:血和气都是喜温暖而恶寒冷的,因为寒冷则气血滞涩而流行不畅,温暖则可使滞涩的气血消散流行。所以气所并之处则血少而为血虚,血所并之处则气少而气虚。)(【原文】帝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如是血气离居,何者为实?何者为虚?

岐伯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

【译文】黄帝说:血并于阴,气并于阳,象这样血气各离其所的病证,怎样是实,怎样是虚呢?

岐伯说:血和气都是喜温暖而恶寒冷的,因为寒冷则气血滞涩而流行不畅,温暖则可使滞涩的气血消散流行。所以气所并之处则血少而为血虚,血所并之处则气少而气虚。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气血喜温而恶寒的问题,夫血满于外,气注于阴,是阴阳相合,而为和平。如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是血气各自分其居矣。故血气喜其温和相合,而恶其寒涩独居;如血并于阴,则寒涩而不能流行,血不流行,则气不得以和之矣;气并于阳,则气温而血消去,气热消铄则血不得以和之矣。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也。——16.气血喜温而恶寒的问题)(读《黄帝内经》素问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4——记忆下降的原因

  帝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血和气就是人体的资源,脏腑筋骨皮肉都受到血气的濡养,人就能够生存。犹如自然界的空气与水,无论在任何地方,缺了空气与水,生命就无法生存。)今夫子乃言血并为虚,气并为虚,是无实乎?(黄帝说:人身的重要物质是血和气。现在先生说血并的是虚,气并的也是虚,难道没有实吗?

  岐伯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岐伯说:多余的就是实,缺乏的就是虚。所以气并之处则血少,为气实血虚,血并之处则气少,血和气各离其所不能相济而为虚。人身络脉和孙脉的气血均输注于经脉,如果血与气相并,就成为实了。譬如血与气并,循经上逆,就会发生"大厥”病,使人突然昏厥如同暴死,这种病如果气血能得以及时下行,则可以生,如果气血壅于上而不能下行,就要死亡。)(【原文】帝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今夫子乃言血并为虚,气并为虚,是无实乎?

岐伯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译文】黄帝说:人身的重要物质是血和气。如今先生说血并的是为虚,气并的也是虚,难道没有实吗?

岐伯说:多余的就是实,缺乏的就是虚。所以气并之处则血少,为气实血虚,血并之处则气少,血和气各离其所不能相济而为虚。人身络脉和孙脉的气血均输注于经脉,如果血与气相并,就成为实了。譬如血与气并,循经上逆,就会发生“大厥”病,使人突然昏厥如同暴死,这种病如果气血能得以及时下行,则可以生,如果气血壅于上而不能下行,就要死亡。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气血虚实的问题,作者再次申明血气并而成虚者,因无而为虚也。如血并于阴,则阴寒盛而血中之气亦无矣;如气并于阳,则阳热盛而气分之血亦消去矣。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而不能相和,故皆为虚也。——17.气血虚实的问题

  帝曰:实者何道从来?虚者何道从去?虚实之要,愿闻其故。(黄帝说:实是通过什么渠道来的?虚又是通过什么渠道去的?形成虚和实的道理,希望能听你讲一讲。

  岐伯曰: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1/1---(邪气可以划分为属阳之邪和属阴之邪。--风雨寒暑泛指四时不正之气,春天的风,秋天的雨,夏天的暑,冬天的寒。泛指四季当中任何一个季节中不正常的气候变化,都可以成为伤人致病的因素。它是属阳的。--那么与人身体自身生活不慎自身所导致的形体伤害的原因,如饮食的原因,居住环境的原因,起居不时的原因及性生活不节(这个阴阳指男女,男女性生活不节制)包括精神情志所伤,这四个方面是属阴之邪。--就发病规律而言,大凡属阳之邪伤人,一般伤人阴液,导致阳分偏亢。属阴之邪伤人,大部分损伤人体阳气,导致阴分偏胜,即“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既是讲病机,也是讲发病,此处从发病规律探讨。)(岐伯说:阴经和阳经都有俞有会,以互相沟通。如阳经的气血灌注于阴经,阴经的气血盛满则充溢于外,能这样运行不已,保持阴阳平调,形体得到充足的气血滋养,九候的脉象也表现一致,这就是正常的人。凡邪气伤人而发生病变,有发生于阴的内脏,或发生于阳的体表。病生于阳经在表的,都是感受了风雨寒暑邪气的侵袭;病生于阴经在里的,都是由于饮食不节、起居失常、房事过度、喜怒无常所致 )(【原文】帝曰:实者何道从来?虚者何道从去?虚实之要,愿闻其故。

岐伯曰:夫阴与阳,皆有俞12,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译文】黄帝说:实是通过什么渠道来的?虚又是通过什么渠道去的?形成虚和实的道理,希望能听你讲一讲。

岐伯说:阴经和阳经都有俞有会,以互相沟通。如阳经的气血灌注于阴经,阴经的气血盛满则充溢于外,能这样运行不已,保持阴阳平调,形体得到充足的气血滋养,九候的脉象也表现一样,这就是正常的人。凡邪气伤人而发生病变,有发生于阴的内脏,或发生于阳的体表。病生于阳经在表的,都是感受了风雨寒暑邪气的侵袭;病生于阴经在里的,都是由于饮食不节、起居失常、房事过度、喜怒无常所致。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虚实何去何从的问题,凡血气相通,阴阳交互即为之和平。腧者,谓三百六十五腧穴,乃血脉之所流注;会者,谓三百六十五会,乃神气之所游行,皆阴阳血气之所输会者也。脉外之阳气,从孙脉而注于阴中,在内之阴血,从经腧而满之脉外。此阴阳相和,是为均平。血气相通,以充其形,则三部九候之脉,上下若一,是为平人矣。作者又论外因于风雨寒暑,内因于饮食七情,而亦有阴阳虚实之分焉。外为阳,内为阴,故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于饮食居处,阴阳喜怒。——18.虚实何去何从的问题

——————————————————

【注释】1.俞:(yú于)古同“腧”(shù术)。人体上的穴位,“腧穴”的省称。所谓“俞”,即五脏血气输转传布之意。血气输转传布于背部所在,针刺以刺激该处即可调节该脏器。《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俞气化薄,传为善畏。”

2.会:(huì卉)《书·文侯之命》:“用会绍乃辟,追孝于前文人。”《诗·唐风·杕杜》:“会言近止。”《诗·小雅·车攻》:“会同有绛。”《诗·大雅·大明》:“会朝清明。”《仪礼·聘礼》:“会诸其币。”《礼记·月令·季秋》:“以会天地之藏。”《说文》:“会,合也。”《广雅·释诂三》:“会,聚也。”这里用为会合之意。)( 黄帝问:血液并于阴经,精气并于阳经,就会患者出现血气分离的一虚一实病症。那么,怎样判断是实症还是虚症呢?

  岐伯回答说:血和气,都喜欢温暖厌恶寒冷。寒冷会使血气凝滞流动不畅,温暖则会使瘀滞消散。因此,寒邪并入精气就会使患者出现贫血和血虚病症。寒邪并入血液,则会使患者出现气短和气虚病症。

  黄帝又问:人体生命系统,就是一个血气循环系统。现在先生却说,风邪并入血液为气虚病症,并入精气则为血虚病症,为何没有实症呢?

  岐伯回答说:有就是实,无就是虚。因此,风邪并入精气,就是有气无血。风邪并入血液,则是有血无气。如果血气分离不能相济,就会形成虚症。络脉和孙络的血气均输注于经脉,风邪与血气交并就会形成实症。风邪与血气交并上行,就会使患者出现气逆上冲的大厥症状。一旦大厥病症发作,就会使患者突然昏厥猝死。如果血气能及时恢复,患者就会有生机。如果血气不能及时恢复,患者就会死亡。

  黄帝问:实症究竟怎样产生?虚症怎样才能治愈?这个虚实原委,请先生再给我讲一讲。

  岐伯回答说:人体阴经和阳经皆有交会的腧穴,血气循环可以互通。如果阳经血气灌注于阴经,阴经血气就会满溢外泄。血气循环阴阳平衡,就能使人的形体营养充足,九候脉象才能协调一致,这就是正常人的身体健康状态。风邪侵害人体形成病变,不是生于阴经,就是生于阳经。患者疾病生于阳经,是外界风雨寒暑邪气侵害所致。疾病生于阴经,则是个人饮食起居违反自然节律和情绪失控喜怒无常所致。)(黄帝说:明白了!那么,志有余或不足的患者,会出现哪些症状呢?

  岐伯回答说:志有余患者,会出现腹胀和飧泄症状。志不足患者,则会出现手足厥冷症状。如果风邪尚未并入血气,患者五脏还可以保持安定。如果邪气只是刚刚入骨,会使骨节产生震动感。

  黄帝又问:对于志有余或不足的患者,应该怎样进行针刺补泻调治呢?

  岐伯回答说:对于志有余的患者,要刺泻筋脉的然谷穴,直至出血。对于志不足的患者,则要刺补复溜穴。

  黄帝问:邪气尚未并入血气,只是刚刚入骨时,应该怎样进行针刺调治呢?

  岐伯回答说:应当针取患者骨节震动处,不要刺中经脉,就能使邪气立刻消散。

  黄帝说:明白了!我已经知道了志有余或不足的虚实症状,却还是不知这些症状是怎样产生的。先生能给我再讲讲吗?

  岐伯回答说:风邪侵害人体,一旦并入血气,就会给患者造成血气循环阴阳失衡,使护卫精气紊乱,导致经脉血液运行逆乱。血气运行分离,就会形成阴经阳经一虚一实的症状。如果血液并于阴经,精气并于阳经,就会使患者出现惊狂症状。如果血液并于阳经,精气并于阴,则会使患者形成阳热内盛的炅中症状。如果血液并于身体上部,精气并于身体下部,就会使患者出现下心中烦闷和易怒症状。如果血液并于身体下部,精气并于身体上部,则会使患者出现神志错乱和健忘失忆症状。

  黄帝问:血液并于阴经,精气并于阳经,就会患者出现血气分离的一虚一实病症。那么,怎样判断是实症还是虚症呢?

  岐伯回答说:血和气,都喜欢温暖厌恶寒冷。寒冷会使血气凝滞流动不畅,温暖则会使瘀滞消散。因此,寒邪并入精气就会使患者出现贫血和血虚病症。寒邪并入血液,则会使患者出现气短和气虚病症。

  黄帝又问:人体生命系统,就是一个血气循环系统。现在先生却说,风邪并入血液为气虚病症,并入精气则为血虚病症,为何没有实症呢?

  岐伯回答说:有就是实,无就是虚。因此,风邪并入精气,就是有气无血。风邪并入血液,则是有血无气。如果血气分离不能相济,就会形成虚症。络脉和孙络的血气均输注于经脉,风邪与血气交并就会形成实症。风邪与血气交并上行,就会使患者出现气逆上冲的大厥症状。一旦大厥病症发作,就会使患者突然昏厥猝死。如果血气能及时恢复,患者就会有生机。如果血气不能及时恢复,患者就会死亡。

  黄帝问:实症究竟怎样产生?虚症怎样才能治愈?这个虚实原委,请先生再给我讲一讲。

  岐伯回答说:人体阴经和阳经皆有交会的腧穴,血气循环可以互通。如果阳经血气灌注于阴经,阴经血气就会满溢外泄。血气循环阴阳平衡,就能使人的形体营养充足,九候脉象才能协调一致,这就是正常人的身体健康状态。风邪侵害人体形成病变,不是生于阴经,就是生于阳经。患者疾病生于阳经,是外界风雨寒暑邪气侵害所致。疾病生于阴经,则是个人饮食起居违反自然节律和情绪失控喜怒无常所致。)——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

点评】本段详解阴阳虚实之原理,读起来略有晦涩。有关气血的解释,请参看本站:气和血是如何依存和相互转换的http://www./doc_888.aspx)(读《黄帝内经》素问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5——血气要平衡的道理

  帝曰:风雨之伤人奈何?(黄帝说:风雨之邪伤人是怎样的呢?

  岐伯曰: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指出了孙脉络脉与经脉之间的关系,孙络不畅,则络脉或盛或衰,继而六经波荡,然后阴阳倾移,导致人体发生病痛,这是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人的认知。)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岐伯说:风雨之邪伤人,是先侵入皮肤,有皮肤而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注于大经脉。血气与邪气并聚于分肉腠理之间,其脉必坚实而大,所以叫做实证。实证受邪部的表面多坚实充满,不可触按,按之则痛。)(【原文】帝曰:风雨之伤人奈何?

岐伯曰: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

【译文】黄帝说:风雨之邪伤人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风雨之邪伤人,是先侵入皮肤,由皮肤而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注于大经脉。血气与邪气并聚于分肉腠理之间,其脉必坚实而大,所以叫做实证。实证受邪部位的表面多坚实充满,不可触按,按之则痛。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风雨寒暑伤人的问题,夫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而次入于里,血气与邪并客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此邪在于分腠之阳,迫及于脉而为坚大,未入于里,故按之则痛。——19.风雨寒暑伤人的问题

  帝曰:寒湿之伤人奈何?(黄帝说:寒湿之邪伤人是怎样的呢?

  岐伯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虚者,聂辟气不足,  聂辟 ,同"摺襞”。指肌肤皱褶。《素问·调经论》:"虚者聂辟气不足。”"聂辟”即"摄辟”。《甲乙经》卷六《五藏六府虚实大论》正作"摄辟”。"摄辟”为同义复用词语。《礼记?士昏礼》:"执皮摄之。”郑玄注:"摄,犹'辟’也。”可证。"摄”与"辟”都有"屈曲”义。《楚辞?哀时命》:"衣摄叶以储与兮。”王逸注:"摄叶储与,不舒展貌。”《庄子。田子方》:"口辟焉而不能言。”司马彪注:"辟,卷不开也。”"不舒展”、"卷不开”,皆为"屈曲”之义。凡物伸则长,屈则短,所以屈叫做"摄辟”,短亦称为"摄辟”。《素问》中的这一"聂辟”正是"短”的意思。"聂辟气不足”犹云短气不足。清代著名训诂学家王念孙在《广雅疏证》卷四《释诂》中训"聂辟”为"短”,正引《调经论》本句作证。 )——(岐伯说:寒湿之邪气伤人,使人皮肤失去收缩功能,肌肉坚紧,营血滞涩,卫气离去,所以叫做虚证。虚证多见皮肤松弛而有皱折,卫气不足,营血滞涩等,按摩可以致气,使气足能温煦营血,故按摩则卫气充实,营血畅行,便觉得爽快而不疼痛了。)(【原文】帝曰:寒湿之伤人奈何?

岐伯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虚者聂辟1,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

【译文】黄帝说:寒湿之邪伤人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寒湿之邪气伤人,使人皮肤失却收缩功能,肌肉坚紧,营血滞涩,卫气离去,所以叫做虚证。虚证多见皮肤松弛而有皱折,卫气不足,营血滞涩等,按摩可以致气,使气足能温煦营血,故按摩则卫气充实,营血畅行,便觉得爽快而不疼痛了。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寒湿阴邪伤人的问题,夫表阳之气主于皮肤,寒湿之阴邪伤人阳气,是以皮肤不收,阳气不能外御,致邪入于皮肤,而使肌肉收缩坚紧。荣血涩而不行,卫气去于肤表,故为虚症。此表气不足,故按摩之,则里气出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也。——20.寒湿阴邪伤人的问题

——————————————————

【注释】1.聂:(niè孽)《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这里用为放松之意。聂辟:皮肤松弛有皱折。

  帝曰:善。阴之生实奈何?(黄帝说:好。阴分所发生的实证是怎样的呢?

  岐伯曰: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气走之,故曰实矣。(岐伯说:人若喜怒不加节制,则使阴气上逆,阴气上逆则必虚于下,阴虚者阳必凑之,所以叫做实证。

  帝曰:阴之生虚奈何?(黄帝说;阴分所发生的虚证是怎样的呢?

  岐伯曰:喜则气下,悲则气消,消则脉虚空,因寒饮食,寒气熏满,则血泣气去,故曰虚矣。(岐伯说:人若过度喜乐则气易下陷,过度悲哀则气易消散,气消散则血行迟缓,脉道空虚;若再寒凉饮食,寒气充满于内,血气滞涩而气耗,所以叫做虚证)(【原文】帝曰:阴之生虚奈何?

岐伯曰:喜则气下,悲则气消,消则脉虚空,因寒饮食,寒气熏满,则血泣气去,故曰虚矣。

【译文】黄帝说;阴分所发生的虚证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人若过度喜乐则气易下陷,过度悲哀则气易消散,气消散则血行迟缓,脉道空虚;若再寒凉饮食,寒气充满于内,血气滞涩而气耗,所以叫做虚证。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内因之虚的问题,心藏神,喜则神气散而下。肺藏气,悲则伤肺而气消。神气消而脉空虚者,脉随气而消长也。饮食于胃,喜温而恶寒,兼之寒饮,故寒气满于胸腹,则血滞而气散,盖营卫血气皆阳明之所生也。此二节论饮食居处,阴阳喜怒,皆生于阴,故论在内之气,及经脉之为虚为实也。——22.内因之虚的问题)(读《黄帝内经》素问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6——虚证、实证的道理

  帝曰: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临床中的阴阳,主要是通过“寒热”来区分的。《素问·调经论》说:“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从生理的角度来看,阳气旺盛的人常年怕热不怕冷,这种人属于“火体”;阴气盛的人常年怕冷不怕热,这种人属于“寒体”。从病理的角度来看,形寒怕冷的人多为阳虚,自我感觉体内发热的人多为阴虚。把握了这个最高原则,遣方用药的大方向一般就不会错。这是每个中医临床医生都必须知晓的。)余已闻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黄帝说:医经上所说的阳虚则生外寒,阴虚则生内热,阳盛则生外热,阴盛则生内寒。我已听说过了,但不知是什么原因产生的。

  岐伯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令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慄。(岐伯说:诸阳之气,均承受于上焦,以温煦皮肤分肉之间,现寒气侵袭于外,使上焦不能宣通,阳气不能充分外达以温煦皮肤分肉,如此则寒气独留于肌表,因而发生恶寒战栗。)(【原文】帝曰: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余已闻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

岐伯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令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1

【译文】黄帝说:医经上所说的阳虚则生外寒,阴虚则生内热,阳盛则生外热,阴盛则生内寒。我已听说过了,但不知是什么原因产生的。

岐伯说:诸阳之气,均承受于上焦,以温煦皮肤分肉之间,现寒气侵袭于外,使上焦不能宣通,阳气就不能充分外达以温煦皮肤分肉,如此则寒气独留于肌表,因而发生恶寒战栗。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阳虚生外寒的问题,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假令寒气客于外,则上焦之气不通,而寒气独留,故寒栗也。——23.阳虚生外寒的问题

——————————————————

【注释】1.栗:(lì丽)《庄子·大宗师》:“登高不栗。”《韩非子·初见秦》:“战战栗栗,日慎一日。”《战国策·楚策》:“襄王闻之,颜色变作,身体战栗。”《史记·齐悼惠王世家》:“股战而栗。”这里用为哆嗦、发抖之意。

  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黄帝说:阴虚则生内热是怎样的呢?

  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 岐伯说:过度劳倦则伤脾,脾虚不能运化,必形气衰少,也不能转输水谷的精微,这样上焦即不能宣发五谷气味,下脘也不能化水谷之精,胃气郁而生热,热气上熏于胸中,因而发生内热。

  帝曰:阳盛生外热奈何?(黄帝说:阳盛则生外热是怎样的呢?

  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岐伯说;若上焦不通利,可使皮肤致密,腠理闭塞,汗孔不通,如此则卫气不得发泄散越,郁而发热,所以发生外热。

  帝曰:阴盛生内寒奈何?(黄帝说:阴盛则生内寒是怎样的呢?

  岐伯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濇,故中寒。(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你理解的阳虚外寒,阴虚内热和内经一样吗?注解2)(岐伯说:若寒厥之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下泄,寒气不泻,则阳气必受耗伤,阳气耗伤,则寒气独留,寒性凝敛,营血滞涩,脉行不畅,其脉搏必见盛大而涩,所以成为内寒。)(【原文】帝曰:阴盛生内寒奈何?

岐伯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濇,故中寒。

【译文】黄帝说:阴盛生内寒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若寒厥之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下泄,寒气不泻,则阳气必受耗伤,阳气耗伤,则寒气独留,寒性凝敛,营血滞涩,脉行不畅,其脉搏必见盛大而涩,所以成为内寒。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阴盛生内寒的问题,厥气上逆,下焦之阴气厥逆于上也。阴寒之气积于胸中而不泻,则中上二焦之阳气消,而寒气独留于上,寒则血凝涩,而脉不通矣。阴盛则脉大血凝涩,故脉涩也。阳热去而寒独留,故中寒也。——26.阴盛生内寒的问题)(黄帝内经中认为阴阳盛衰的寒热机理

【原文】

帝曰:经言(1)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余已闻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岐伯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2),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栗。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3)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帝曰:阳盛生外热奈何?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帝曰:阴盛生内寒奈何?岐伯曰:厥气上逆(4),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5)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6)。

【注释】

(1)经言:引上古医经话。

(2)上焦不通:上焦阳气通道被遏,不能布散卫气。

(3)下脘:《甲乙经》作“下焦”。

(4)厥气上逆:指下焦或中焦的阴寒之气逆行于上。

(5)温气:即阳气。

(6)中寒:即指胸中寒邪留积。

【白话详解】

黄帝问道:古医经所说的阳虚生外寒,阴虚生内热,阳盛生外热,阴盛生内寒,这些我已听说过了,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产生的。岐伯回答说:人身卫阳之气通过上焦宣发布散,以温煦皮肤肌肉,现寒邪从外侵袭于机体,使上焦不能宣通,阳气就不能充分外达,这样就使寒邪偏盛于肌表,因而发生恶寒战栗。

黄帝问道:阴虚就生内热是怎么回事?岐伯回答:过度劳倦就会伤脾,脾虚不能运化,使人形体之气衰少不足,脾胃气虚使清气不能升于上焦,浊气不能下降,胃中谷气郁积,郁而化热,热气上熏于胸中,因而发生内热。

黄帝问道:阳盛能生外热是怎样的呢?岐伯回答说:如果上焦不通畅,就会使皮肤致密、腠理闭塞、汗孔不通,这样就使卫气不能向体表发散,郁结于体内而发热,所以就发生外热。

黄帝问道:阴盛是怎样产生内寒的呢?岐伯回答说:如果寒邪所伤,阴寒之气向上逆行,寒气郁积于胸中而不能散去,就会损伤阳气,阳气损伤,那么寒气独留,致使血运滞涩,脉道不畅,可见脉象盛大而涩,就生成为内寒。

【按语】

本节阐发了古医经所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的阴阳盛衰寒热机理。“阳虚则外寒”的“寒”并非虚寒,实为外感寒邪早期阶段的恶寒,与现在所说的元阳虚即指阳不足,卫阳亦虚是有所区别,外寒是由于阳气不足,体失温煦所致。

“阴虚生内热”的内热实际是脾气虚发热,因脾虚影响气机升降所致,亦即李东垣所说的气虚发热,故用升阳益气,甘温除热法治之。

而与现在所说的阴虚发热,如肺胃或肝肾之阴不足,阴不敛阳,虚火内生之发热、盗汗、口干、舌红苔少、脉细数等症,治当用滋阴清虚热法。

“阳盛生外热”的外热。这种发热仅指寒邪侵犯肌表之发热,是前述外感病恶寒之进一步发展。而现在临床上的阳盛生外热,实系“阳盛则热”,包括有里热证,治疗以清热为主,在表者解表,在里者清里。

“阴盛则内寒”中的内寒虽属阳虚阴寒之邪过盛所致,但它仅限于寒积胸中。而现在临床上所称之内寒证,泛指一切脏腑之寒证,治以温中散寒。因此,《内经》阴阳盛衰寒热病机,名称固然相同,而其实所指则有区别,应予注意。上述阴阳虚实寒热的病理尽管不尽相同,但本篇以阴阳为总纲来分析内外寒热虚实机理的方法,却给后世以极大启发,为中医学的“八纲辨证”奠定了基础。

【应用举例】

阳盛生外热案:李某,男,25岁,1989年3月3日初诊。伤寒一日,恶寒重,发热39.5℃,无汗,头项痛,身重,鼻塞流涕,咳嗽,口渴,水入即吐,已呕吐6次,面色苍白,精神不振,苔薄白润,脉浮紧。按太阳表寒实证处理,投以麻黄汤冲剂,每次2包,日3次,药后2.5小时见汗,3.5小时体温降至37.8℃。3月4日二诊:体温38.1℃,诸证减轻,守方再进。3月5日三诊,体温37℃,诸症消失。(《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万有生》)阴盛生内寒案:张某,男,62岁,干部。2004年12月14日初诊。

患者胸闷憋气,善太息,右肋疼痛十余年,曾经省内某医院确诊为“冠心病”、“慢性胆囊炎”。近日来,入夜则发胸痛,痛如针刺,放射背部,每次约持续3~5分钟,伴胸闷紧束感,痰涕黄稠,咽干喜饮,大便不成形,日行2~3次,小便正常,舌淡,边红有瘀点,苔薄白,脉细涩。证属胸阳痹阻,气血瘀滞,不通则痛。治宜温通胸阳,活血祛痰。

方拟:丹参10g,归尾5g,檀香5g,瓜蒌实15g,薤白9g,赤芍9g,半夏6g,茯苓10g,苏梗9g,炙甘草6g。3剂,水煎服,1日1剂。……药后胸痛不明显,胸闷、气短、痰多明显减轻。效不更方,继服5剂后,胸痛未再发作。(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6)阳虚则外寒案:封姓缝匠,病恶寒,遍身无汗,循脊背之筋骨疼痛不能转测,脉浮紧。……此外邪袭于皮毛,故恶寒无汗,况脉浮紧,证属麻黄,而邪气已侵及背输经络,必之麻黄更进一层,宜治以葛根汤。

葛根五钱,麻黄三钱,桂枝二钱,白芍三钱,甘草二钱,生姜四片,红枣四枚。……服后顷刻,觉背内微热,再服,背汗遂出,次及周身,安睡一宵,病遂告嗟。(《经方实验录上卷》)阴虚生内热案:范某,男,67岁,退休干部。患胃癌,在山西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化疗2月余,因白细胞减少至2.6×109/L,中断化疗,回家疗养。出院一周后发热(体温39℃),家庭病床医师每日输400万单位青霉素,注射柴胡针,热不见退,后加青霉素800万单位,发热依旧,已持续5日矣。询知骨节痛楚,喜喷嚏,纳谷不香,大便3日未行,口干不思饮。望其头秃齿缺,耳枯颜苍,舌淡白,苔白腻。诊得脉浮滑数。

证属正气虚弱,风寒袭表,腑气不通。拟参苏饮加大黄表里双解。药后微汗出,轻泻1~2次。至此,本应邪去热退,然过午体温复又上升至39℃,骨节疼痛,神疲不支。诊其脉,浮数无力。脉症相参,诊为气虚发热。盖经化疗,白细胞减少,中气虚损,急需扶正以益之,若一味祛邪,只能更伤正也。遵甘温能除大热之说,拟四君子汤加减:党参30g,白术15g,茯苓10g,炙甘草6g,黄芪15g,葛根15g,2剂。嘱其药后如发热益甚,烦躁不安,切勿惊慌,佳兆也,乃邪气外达所致。后闻果然面赤躁扰,稍顷即止。当晚热减,2剂热退。(《临证实验录》))(读《黄帝内经》素问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7——阳虚、阴虚、阳盛、阴盛的道理

  帝曰:阴与阳并,血气以并,病形以成,刺之奈何?(黄帝说:阴与阳相并,气与血相并,疾病已经形成时,怎样进行刺治呢?

  岐伯曰:刺此者,取之经隧,取血于营,取气于卫,用形哉,因四时多少高下。(四时)(岐伯说:刺治这种疾病,应取其经脉,病在营分的,刺治其血,病在卫分的,刺治其气,同时还要根据病人形体的肥瘦高矮,四时气候的寒热温凉,决定针刺次数的多少,取穴部位的高下。)(【原文】帝曰:阴与阳并,血气以并,病形以成,刺之奈何?

岐伯曰:刺此者,取之经隧1,取血于营,取气于卫,用形哉,因四时多少高下。

【译文】黄帝说:阴与阳相并,气与血相并,疾病已经形成时,怎样进行刺治呢?

岐伯说:刺治这种疾病,应取其经脉,病在营分的,刺治其血,病在卫分的,刺治其气,同时还要根据病人形体的肥瘦高矮,四时气候的寒热温凉,决定针刺次数的多少,取穴部位的高下。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治疗阴阳血气相并的问题,阴与阳并者,谓表里上下阴阳相并也。血气以并者,血并于气,气并于血也。经隧,大络也。盖五脏之神志、血气,生于胃腑水谷之精,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故当取之经隧,以调其五脏焉。夫取之经隧,调其神也。取之营卫,调其气也。盖言上守神,粗守形,神气固当调,而形之不可不用也。因时气之升降浮沉,而用之以多少高下。如曰以月生死为痏数,此多少之谓也。如春时腧在颈项,夏时在胸胁,秋时在肩背,冬时在腰股,高下之谓也。——27.治疗阴阳血气相并的问题

——————————————————

【注释】1.隧:(suì岁)《诗·大雅·桑柔》:“大风有隧。”《周礼·冢人》:“以度为丘隧。”《管子·问》:“关者,诸侯之陬隧也,而外财之门户也。”《左传·隐公元年》:“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请隧弗许。”《庄子·马蹄》:“山无蹊隧。”《礼记·曲礼上》:“出入不当门隧。”这里用为通道、地道之意。

  帝曰:血气以并,病形以成,阴阳相顷,补泻奈何?黄帝说:血气和邪气已并,病已形成,阴阳失去平衡的,刺治应怎样用补法和泻法呢?

  岐伯曰:泻实者气盛乃内针,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如利其户;针与气俱出,精气不伤,邪气乃下,外门不闭,以出其疾;摇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谓大泻,必切而出,大气乃屈。岐伯说:泻实证时,应在气盛的时候进针,即在病人吸气时进针,使针与气同时入内,刺其俞穴以开邪出之门户,并在病人呼气时出针,使针与气同时外出,这样可使精气不伤,邪气得以外泄;在针刺时还要使针孔不要闭塞,以排泄邪气,应摇大其针孔,而通利邪出之道路,这叫做"大泻”,出针时先以左手轻轻切按针孔周围,然后迅速出针,这样亢盛的邪气就可穷尽。)(【原文】帝曰:血气以并,病形以成,阴阳相顷,补泻奈何?

岐伯曰:泻实者气盛乃内针,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如利其户;针与气俱出,精气不伤,邪气乃下,外门不闭,以出其疾;摇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谓大泻,必切而出,大气乃屈。

【译文】黄帝说:血气和邪气已并,病已形成,阴阳失去平衡的,刺治应怎样用补法和泻法呢?

岐伯说:泻实证时,应在气盛的时候进针,即在病人吸气时进针,使针与气同时入内,刺其俞穴以开邪出之门户,并在病人呼气时出针,使针与气同时外出,这样可使精气不伤,邪气得以外泄;在针刺时还要使针孔不要闭塞,以排泄邪气,应摇大其针孔,而通利邪出之道路,这叫做“大泻”,出针时先以左手轻轻切按针孔周围,然后迅速出针,这样亢盛的邪气就可穷尽。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泻其邪气的问题,虚实者,谓并者为实,无者为虚;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气盛者谓所并之气,所受之邪盛也。盖候病气至而内针也。针与气俱内者,随真气而深之也。以开其门,利其户者,开其门而伏其精气于内也。针与气俱出者,同病气俱出也。——28.泻其邪气的问题

——————————————————

【注释】1.内:(na纳)自外面进入里面。《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泻实者气盛乃内针,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赵不内。”《说文》:“内,入也。自外而入也。”

  帝曰:补虚奈何?黄帝说:怎样补虚呢?

  岐伯曰:持针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内针,气出针入,针空四塞,精无从去,方实而疾出针,气入针出,热不得还,闭塞其门,邪气布散,精气乃得存,动气候时,近气不失,远气乃来,是谓追之。(关于呼吸补泻的论述与《素问·离合真邪论》,其《素问·调经论》综合了《素问·离合真邪论》《素问·八正神明论》等篇内容,进出针候呼吸气盛、虚之时,与《素问·八正神明论》相似;补泻主旨“精气不伤,邪气布散”,又与《素问·离合真邪论》“大气皆出”“令神气存”提法较一致。)(岐伯说;以手持针,不要立即刺入,先安定其神气,待病人呼气时进针,即气出针入,针刺入后不要摇动,使针孔周围紧密与针体连接,使精气无隙外泄,当气至而针下时,迅速出针,但要在病人吸气时出针,气入针出,使针下所至的热气不能内还,出针后立即按闭针孔使精气得以保存。针刺侯气时,要耐心等待,必俟其气至而充实,始可出针,这样可使以至之气不致散失,远处未至之气可以导来,这叫做补法。)(【原文】帝曰:补虚奈何?

岐伯曰:持针勿置1,以定其意,候呼内针,气出针入,针空2四塞,精无从去,方实而疾出针,气入针出,热不得还,闭塞其门,邪气布散,精气乃得存,动气候时,近气不失,远气乃来,是谓追之。

【译文】黄帝说:怎样补虚呢?

岐伯说;以手持针,不要松开,先安定其神气,待病人呼气时进针,即气出针入,针刺入后不要摇动,使针孔周围紧密与针体连接,使精气无隙外泄,当气至而针下时,迅速出针,但要在病人吸气时出针,气入针出,使针下所至的热气不能内还,出针后立即按闭针孔使精气得以保存。针刺候气时,要耐心等待,必俟其气至而充实,始可出针,这样可使以至之气不致散失,远处未至之气可以导来,这叫做补法。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补其虚无的问题,持针在手,候其呼气时进针,气出而针入,针勿摇动,使精气不泻,候真气方实,而疾出其针,使真气内入,而针即外出,则热邪不得还入于内。内之气门已闭,则邪气布散于外,而精气乃得存矣。针下动气,候时而至,使浅近之气不散失于外,深远之气来复于其间,是谓追而济之之法也。此补正之中,兼泻散其邪,盖邪之所凑,其正乃虚也。——29.补其虚无的问题

——————————————————

【注释】1.置:(zhì志)废弃、舍弃。《晏子春秋·内篇谏上》:“置大立少,乱之本也。”《国语周语中》:“今以小忿弃之,是以小怨置大德也。”《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则置车骑。”

2.空:(kōng倥)古通“孔”。《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所谓玄府者,汗空也。”《淮南子·原道》:“空穴之中,足以适情。”《汉书·鲍宣传》:“衣又穿空。”)(读《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8——阴阳相倾,补泻奈何

  帝曰:夫子言虚实者有十,生于五藏,五藏五脉耳。夫十二经脉皆生其病,今夫子独言五藏,夫十二经脉者,皆络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必被经脉,经脉之病,皆有虚实,何以合之?(黄帝说:先生说虚证和实证共有十种,都是发生于五脏,但五脏只有五条经脉,而十二经脉,每经都能发生疾病,先生为什么只单独谈了五脏?况且十二经脉又都联络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也必然波及到经脉,经脉所发生的疾病,又都有虚有实,这些虚证和实证,又怎样和五脏的虚证和实证岐相结合呢?

  岐伯曰:五藏者,故得六府与为表里,经络支节,各生虚实,其病所居,随而调之。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燔针劫刺其下及与急者;病在骨,(火卒)针药熨;(《说文》对燔的解释:“燔,热也”。古文“番”是一个量词,番多了火旁,那实际上燔针就是把针在火上来回移动烤热,然后去扎针。注解1)病不知所痛,两蹻为上;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则缪刺之;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必谨察其九候,针道备矣。(岐伯说:五脏和六腑,本有其表里关系,经络和肢节,各有其所发生的虚证和实证,应根据其病变所在,随其病情的虚实变化,给予适当的调治。如病在脉,可以调治其血;病在血,可以调治其络脉;病在气分,可以调治其卫气;病在肌肉,可以调治其分肉间;病在筋,可以调治其筋;病在骨,可以调治其骨。病在筋,亦可用焠针劫刺其病处,与其筋脉挛急之处;病在骨,亦可用焠针和药烫病处;病不知疼痛,可以刺阳蹻阴蹻二脉;身有疼痛,而九侯之脉没有病象,则用缪刺法治之。如果疼痛在左侧,而右脉有病象,则用巨刺法辞之。总之,必须祥审地诊察酒侯的脉象,根据病情,运用针刺进行调治。只有这样,针刺的技术才算完备)(【原文】帝曰:夫子言虚实者有十,生于五脏五脏五脉耳。夫十二经脉皆生其病,今夫子独言五脏,夫十二经脉者,皆络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必被经脉,经脉之病,皆有虚实,何以合之?

岐伯曰:五脏者,故得六腑与为表里,经络支节,各生虚实,其病所居,随而调之。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燔针劫刺其下及与急者;病在骨,焠针药熨;病不知所痛,两蹻为上;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则缪1刺之;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必谨察其九候,针道备矣。

【译文】黄帝说:先生说虚证和实证共有十种,都是发生于五脏,但五脏只有五条经脉,而十二经脉,每经都能发生疾病,先生为什么只单独谈了五脏?况且十二经脉又都联络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也必然波及到经脉,经脉所发生的疾病,又都有虚有实,这些虚证和实证,又怎样和五脏的虚证和实证相结合呢?

岐伯说:五脏和六腑,本有其表里关系,经络和肢节,各有其所发生的虚证和实证,应根据其病变所在,随其病情的虚实变化,给予适当的调治。如病在脉,可以调治其血;病在血,可以调治其络脉;病在气分,可以调治其卫气;病在肌肉,可以调治其分肉间;病在筋,可以调治其筋;病在骨,可以调治其骨。病在筋,亦可用焠针劫刺其病处,与其筋脉挛急之处;病在骨,亦可用焠针和药烫病处;病不知疼痛,可以刺阳蹻阴蹻二脉;身有疼痛,而九侯之脉没有病象,则用互相绞结的刺法治之。如果疼痛在左侧,而右脉有病象,则用巨刺法刺之。总之,必须详审诊察九侯的脉象,根据病情,运用针刺进行调治。只有这样,针刺的技术才算完备。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调治的方法,神志血气肉五者,各有虚实,故虚实有十,而皆生于五脏。三百六十五节,乃筋骨之会,十二经脉支分三百六十五络,而皆络于节,节有病必被及于经脉,盖言筋骨血脉外内之相通耳。五脏者,内合五行,外合脉肉筋骨,故得六腑与为表里,以应十二经脉。故五者之虚实,只归于五脏,若经络支节各生其虚实,则随其病处而调治之。病在心包络所主之脉,即调之脉;在心脏所主之血,即调之络。在肺脏所主之气,即调之于卫。在脾脏所主之肉,即调之分肉。在肝脏所主之筋,即调之筋。在肾脏所主之骨,即调之骨。盖五脏者,五行之所生,故先言其五脏。地之五行化生六气,六气之中有二火,一合心脏之阳火,一合包络之阴火,共为六脏,得六腑与为表里,以应十二经脉,以合血气脉肉筋骨。九候者,三部九候也。九候外合九窍,内合九脏,循行于上中下三部,皆五脏所生之血气也。——30.调治的方法

——————————————————

【注释】1.缪:(miù谬)古通“樛”。《管子·山至数》:“民不得以织为縿绡而貍之于地。”《庄子·庚桑楚》:“内韄者不可缪而捉,将外揵。”《荀子·解蔽》:“妒缪于道,而人诱其所迨也。”《韩非子·有度》:“治乱决缪,绌羡齐非。”《礼记·檀弓下》:“其妻鲁人也,衣衰而缪緻。”《汉书·外戚传下》:“即自缪死。”这里用为互相绞结之意。)(  黄帝追问:外界风雨邪气伤害人体,会出现哪些症状呢?

  岐伯回答说:外界风雨邪气伤害人体,首先侵入外表皮肤,再由皮肤传入孙脉,孙脉溢满后就会传入络脉,络脉溢满后就会传输到大经脉。风邪与血气交并滞留在分肉腠理间,就会使脉象表现为坚实而大,所以就称为实症。实症患者,病变部位的外表就会坚实充满,不可触按,按之则痛。

  黄帝又问:寒湿邪气伤害人体,会出现哪些症状呢?

  岐伯回答说:寒湿邪气伤害人体,会使患者皮肤丧失收缩功能,肌肉坚实僵硬,营养精气凝滞,护卫精气散失,所以就称为虚症。虚症患者,就会出现皮肤起皱和护卫精气不足等症状。用手按摩推拿,促使护卫精气充足以温润血液,让患者感觉到身体舒展畅快,就可以消除病痛。

  黄帝说:明白了!那么,阴气会怎样形成实症呢?

  岐伯回答说:如果自身不能控制喜怒情绪,就会使身体下部精气上逆。精气上逆,就会造成身体下部虚弱。身体下部虚弱,阳气就会散失,所以就称为实症。

  黄帝问:阴气又会怎样形成虚症呢?

  岐伯回答说:欢喜过度,就会使精气沉降。悲伤过度,则会使精气消散。精气消散,就会造成经脉空虚。这时,如果还吃寒食喝冷饮,就会使体内充满阴寒气,造成血液循环凝滞和阳气消散,所以就称为虚症。

  黄帝说:上古经典有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这些知识,我已经听说过了,却不知其所以然。请先生再给我讲解一下。

  岐伯回答说:人体的阳气,皆作用于上焦,以温润皮肤和分肉间。如果寒气侵袭人体外表,就会使上焦血气循环不通。上焦血气循环不通,会使寒气独居于外表肌肤,就会使人感觉寒冷战栗。

    黄帝又问:阴虚为何会形成内热呢?

  岐伯回答说:过度劳累,会使人身倦气衰,造成脾脏运化饮食水谷精气功能衰弱,上焦血气运行凝滞,下脘血气循环不通,胃脏水谷精气郁积生热,热气又上熏于胸中,所以就会形成内热。

  黄帝问:阳盛又为何会形成外热呢?

  岐伯回答说:如果人体阳气过盛,会使上焦血气循环不通畅,造成皮肤紧缩,肌肉腠理闭塞,皮肤汗毛孔不通,体内护卫精气透泄,所以就会形成外热。

  黄帝问:阴盛又为何会形成内寒呢?

  岐伯回答说:人体下部厥阴寒气上逆,就会使寒气积于胸中不能外泻。胸中不能外泻,就会耗散阳气,使寒气独留。寒气独留胸中,就会使血液凝滞,造成经脉血气循环不通。这时,患者脉象必然会表现为盛大而涩,所以就会在胸中形成内寒。

  黄帝问:阴气并入阳经,邪气与血气交并,这样形成的疾病,应该怎样进行针刺调治呢?

  岐伯回答说:针刺调治这类患者,要刺治经络。具体来讲,就是要刺泻瘀血补益营养精气,刺泻邪气补益护卫精气。必须根据患者形体的肥瘦高矮和四时阴阳寒热温凉,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准确把握针刺深浅和取穴部位的高下。

    黄帝又问:邪气与血气交并,疾病已经形成,人体血气循环已经阴阳失衡。这时,应该怎样进行针刺补泻调治呢?

  岐伯回答说:刺泻调治实症患者时,要在患者吸气之际进针,使针与气同时入内,以便打开邪气外泄之门,就像给邪气外泄打开门户。然后,在患者呼气之际出针,使针与气同时出来,这样就可使精气不受损伤,只是让邪气得以外泄。在出针时,针孔不要按闭,以使邪气得以外泻,而且还应摇大针孔,就像给邪气外泻提供便利通道,这就称为大泻。出针时,必须以左手轻轻切张针孔周围,然后迅速出针,这样才能使过盛的邪气彻底消散。

  黄帝问:应该怎样进行针刺补虚调治呢?

  岐伯回答说:要以手持针,不可立即刺入。先要使患者神气安定,待其呼气时再进针,这就称为气出针入。进针后不要晃动,要使针孔周围闭塞,使精气不能外泄。待到精气来时,在患者吸气之际迅速出针,这就称为气入针出,使得热气不能内还。出针后,应立即按闭针孔,让邪气消散于外,而使精气得以内存。等候精气来时,要聚精会神。待到精气充实时,才可以出针。要使刚来的精气不失,又继续等待未来的精气,这就称为追气。

  黄帝说:先生所言虚症和实症共有十种,都是形成于五脏。然而,五脏只有五条经脉,人体十二经脉也都会发生疾病,先生为何只谈五脏?况且,人体十二经脉通络三百六十五节。每个枝节产生病变,都必然会波到经脉。经脉产生的病变,也皆有虚实。这些虚症和实症,又怎么能与五脏的虚实相吻合呢?

  岐伯回答说:人体五脏和六腑,原本就是表里关系。各个经络枝节,都会产生虚症和实症。要根据这些病变产生的具体部位,相应进行补泻调治。譬如,病邪在血脉,就要调节血液。病邪在血液,就要调治相应的络脉。病邪在精气,就要调节护卫精气。病邪在肌肉,就要调治相应的分肉腠理。

    病邪在筋脉,就要调治相应的筋脉。病邪在骨骼,就要调治相应的骨骼,也可用焠针劫刺病处和筋脉挛急处。病邪在骨节,亦可用焠针刺治病处和药烫病处。如果患者感觉不到疼痛部位,就要刺治阳蹻和阴蹻二脉。如果患者能够感觉到身体疼痛,九候脉象却没有异常表现,就可用缪刺法进行调治。如果身体左侧感到疼痛,右侧脉象却出现异常,则可用巨刺法进行调治。

    概而言之,进行针刺补泻调治时,必须谨慎诊察患者的九候脉象。能够做到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就称得上是掌握了针刺医道的妙门了。)( 黄帝追问:外界风雨邪气伤害人体,会出现哪些症状呢?

  岐伯回答说:外界风雨邪气伤害人体,首先侵入外表皮肤,再由皮肤传入孙脉,孙脉溢满后就会传入络脉,络脉溢满后就会传输到大经脉。风邪与血气交并滞留在分肉腠理间,就会使脉象表现为坚实而大,所以就称为实症。实症患者,病变部位的外表就会坚实充满,不可触按,按之则痛。

  黄帝又问:寒湿邪气伤害人体,会出现哪些症状呢?

  岐伯回答说:寒湿邪气伤害人体,会使患者皮肤丧失收缩功能,肌肉坚实僵硬,营养精气凝滞,护卫精气散失,所以就称为虚症。虚症患者,就会出现皮肤起皱和护卫精气不足等症状。用手按摩推拿,促使护卫精气充足以温润血液,让患者感觉到身体舒展畅快,就可以消除病痛。

  黄帝说:明白了!那么,阴气会怎样形成实症呢?

  岐伯回答说:如果自身不能控制喜怒情绪,就会使身体下部精气上逆。精气上逆,就会造成身体下部虚弱。身体下部虚弱,阳气就会散失,所以就称为实症。

  黄帝问:阴气又会怎样形成虚症呢?

  岐伯回答说:欢喜过度,就会使精气沉降。悲伤过度,则会使精气消散。精气消散,就会造成经脉空虚。这时,如果还吃寒食喝冷饮,就会使体内充满阴寒气,造成血液循环凝滞和阳气消散,所以就称为虚症。

  黄帝说:上古经典有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这些知识,我已经听说过了,却不知其所以然。请先生再给我讲解一下。

  岐伯回答说:人体的阳气,皆作用于上焦,以温润皮肤和分肉间。如果寒气侵袭人体外表,就会使上焦血气循环不通。上焦血气循环不通,会使寒气独居于外表肌肤,就会使人感觉寒冷战栗。

  黄帝又问:阴虚为何会形成内热呢?

  岐伯回答说:过度劳累,会使人身倦气衰,造成脾脏运化饮食水谷精气功能衰弱,上焦血气运行凝滞,下脘血气循环不通,胃脏水谷精气郁积生热,热气又上熏于胸中,所以就会形成内热。

  黄帝问:阳盛又为何会形成外热呢?

  岐伯回答说:如果人体阳气过盛,会使上焦血气循环不通畅,造成皮肤紧缩,肌肉腠理闭塞,皮肤汗毛孔不通,体内护卫精气透泄,所以就会形成外热。

  黄帝问:阴盛又为何会形成内寒呢?

  岐伯回答说:人体下部厥阴寒气上逆,就会使寒气积于胸中不能外泻。胸中不能外泻,就会耗散阳气,使寒气独留。寒气独留胸中,就会使血液凝滞,造成经脉血气循环不通。这时,患者脉象必然会表现为盛大而涩,所以就会在胸中形成内寒。

  黄帝问:阴气并入阳经,邪气与血气交并,这样形成的疾病,应该怎样进行针刺调治呢?

  岐伯回答说:针刺调治这类患者,要刺治经络。具体来讲,就是要刺泻瘀血补益营养精气,刺泻邪气补益护卫精气。必须根据患者形体的肥瘦高矮和四时阴阳寒热温凉,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准确把握针刺深浅和取穴部位的高下。

  黄帝又问:邪气与血气交并,疾病已经形成,人体血气循环已经阴阳失衡。这时,应该怎样进行针刺补泻调治呢?

  岐伯回答说:刺泻调治实症患者时,要在患者吸气之际进针,使针与气同时入内,以便打开邪气外泄之门,就像给邪气外泄打开门户。然后,在患者呼气之际出针,使针与气同时出来,这样就可使精气不受损伤,只是让邪气得以外泄。在出针时,针孔不要按闭,以使邪气得以外泻,而且还应摇大针孔,就像给邪气外泻提供便利通道,这就称为大泻。出针时,必须以左手轻轻切张针孔周围,然后迅速出针,这样才能使过盛的邪气彻底消散。

  黄帝问:应该怎样进行针刺补虚调治呢?

  岐伯回答说:要以手持针,不可立即刺入。先要使患者神气安定,待其呼气时再进针,这就称为气出针入。进针后不要晃动,要使针孔周围闭塞,使精气不能外泄。待到精气来时,在患者吸气之际迅速出针,这就称为气入针出,使得热气不能内还。出针后,应立即按闭针孔,让邪气消散于外,而使精气得以内存。等候精气来时,要聚精会神。待到精气充实时,才可以出针。要使刚来的精气不失,又继续等待未来的精气,这就称为追气。

  黄帝说:先生所言虚症和实症共有十种,都是形成于五脏。然而,五脏只有五条经脉,人体十二经脉也都会发生疾病,先生为何只谈五脏?况且,人体十二经脉通络三百六十五节。每个枝节产生病变,都必然会波到经脉。经脉产生的病变,也皆有虚实。这些虚症和实症,又怎么能与五脏的虚实相吻合呢?

  岐伯回答说:人体五脏和六腑,原本就是表里关系。各个经络枝节,都会产生虚症和实症。要根据这些病变产生的具体部位,相应进行补泻调治。譬如,病邪在血脉,就要调节血液。病邪在血液,就要调治相应的络脉。病邪在精气,就要调节护卫精气。病邪在肌肉,就要调治相应的分肉腠理。

    病邪在筋脉,就要调治相应的筋脉。病邪在骨骼,就要调治相应的骨骼,也可用焠针劫刺病处和筋脉挛急处。病邪在骨节,亦可用焠针刺治病处和药烫病处。如果患者感觉不到疼痛部位,就要刺治阳蹻和阴蹻二脉。如果患者能够感觉到身体疼痛,九候脉象却没有异常表现,就可用缪刺法进行调治。如果身体左侧感到疼痛,右侧脉象却出现异常,则可用巨刺法进行调治。

    概而言之,进行针刺补泻调治时,必须谨慎诊察患者的九候脉象。能够做到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就称得上是掌握了针刺医道的妙门了。)——风雨之伤人奈何?黄帝内经中针刺取穴的原则及针刺方法

【原文】

帝曰:阴与阳并,血气以并,病形以成,刺之奈何?岐伯曰:刺此者,取之经隧,取血于营,取气于卫,用形哉(1),因四时多少高下。

帝曰:血气以并,病形以成,阴阳相倾,补泻奈何?岐伯曰:泻实者,气盛乃内针,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如利其户,针与气俱出,精气不伤,邪气乃下,外门不闭,以出其疾,摇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谓大泻,必切而出,大气(2)乃屈。帝曰:补虚奈何?岐伯曰:持针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内针,气出针入,针空四塞,精无从去,方实而疾出针(3),气入针出,热不得还,闭塞其门,邪气布散,精气乃得存,动气候时(4),近气不失,远气乃来,是谓追之(5)。

帝曰:夫子言虚实者有十,生于五脏,五脏五脉耳,夫十二经脉,皆生其病,今夫子独言五脏。夫十二经脉者,皆络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必被(6)经脉,经脉之病皆有虚实,何以合之?岐伯曰:五脏者,故得六腑与为表里,经络支节,各生虚实,其病所居,随而调之。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燔针劫刺(7)其下及与急者(8);病在骨,针(9)药熨;病不知所痛,两跷为上;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则缪刺(10)之;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11)之。必谨察其九候,针道备矣。

【注释】

(1)用形哉:用针于长短肥瘦大小不同身形。

(2)大气:指亢盛的邪气。

(3)方实而疾出针:指得气后快速出针。

(4)动气候时:动气,指针刺时引动的经气。候时,指留针以候得气之时。

(5)追之:针刺中的补法。

(6)被:波及。

(7)燔针劫刺:烧针劫散寒邪。

(8)其下及与急者:其下,指筋会之阳陵泉穴。急者,指筋急的部位。

(9)焠针:用火烧红针然后刺入。

(10)缪刺:左病刺右,右病刺左,刺络脉。

(11)巨刺:左病刺右,右病刺左,刺大经。

【白话详解】

黄帝问道:阴与阳相并,气与血相并,疾病已经形成,那么怎样进行针刺治疗呢?岐伯回答说:针刺治疗这样的疾病,应刺取其经脉,病在血分,刺治营血;病在气分的,刺治卫阳,同时还要根据病人形体的肥瘦高矮,四时气候的寒热温凉,以决定针刺取穴的多少高下。

黄帝问道:血气与邪气已经并聚,病已形成,阴阳失去平衡的疾病,应怎样应用补法和泻法进行针刺呢?岐伯回答说:泻实证时,要在气盛的时候进针,即在病人吸气时进针,使针与气同时入内,并在病人呼气时出针,使针与邪气同时外出,精气不伤,邪气得以外泄,同时在针刺时还要使针孔敞开,以排泄邪气,要摇大针孔,有利邪气外出,这就叫大泻之法,出针时先用左手轻轻切按针孔周围,邪气才可消除殆尽。黄帝问道:怎样补虚呢?岐伯回答说:医生持针不要立即刺入,先安定患者的神气,待病人呼气时进针,气出针入,针刺入后不要摇动捻转,使针孔周围紧密与针体连按,精气无隙外泄,当得气于针下时,要在病人吸气时迅速出针,即气入针出,使邪热外出不能内返,出针后立即按闭针孔,使精气得以保存。针刺候气要耐心等待,必须在气至针下而充实时,方可出针,这样可使已至的气不会散失,未至的气还可继续到来,这就是补法。

黄帝问道:先生说虚证和实证共有10种,都是发生于五脏的病证,但是五脏只有5条经脉,而人有12经脉都能发生疾病,现在先生只强调五脏,而12经脉联络365节,节有病就会涉及到经脉,经脉所发生的病证,又都存在着虚证和实证,这些虚证和实证,又怎样与五脏的虚证实证相结合呢?岐伯回答说:五脏和六腑,是为表里关系,经络肢节,各有其所发生的虚证实证,应根据病变部位,以及病情的虚实变化,给以适当的调治。如果病在脉,可以调治血;病在血分,可以调治络脉;病在气分,调治卫分;病在肌肉,就调治肌肉;病位在筋,就调治于筋;病在骨骼,就调治于骨。病在筋时,可用燔针劫刺法治疗,刺治筋会阳陵泉及筋脉拘急之处;病在骨,可用针和药熨法治疗;如有不知疼痛的病证,以刺阳跷阴跷脉最佳;身体疼痛的病,但三部九候的脉象不出现病象者,就用缪刺法治疗;如果疼痛在左侧而右脉有病象,就用巨刺法治疗,总之,必须审察三部九候的脉象,根据病情运用针刺调治,只有这样,针刺调治虚实病症的技术才算完备。

【按语】

本节论述了针刺取穴的原则及针刺方法,提出要因人因时因部位制宜,根据证候虚实,施以呼吸补泻、开阖补泻,还可候气留针等。关于取穴的原则,文中提出了两条,一是“用形哉,因四时多少高下”,即因人因时的原则。人体有高矮胖瘦大小之不同,气血阴阳之多寡,所以针刺之时应察其形气之不同,辨证施针,辨证施治。而四时有春夏秋冬寒热温凉之异,人体气血随之发生相应变化,故针刺之时宜结合其时气季节的不同影响综合考虑而施以相应的方法。二是“其病所居,随而调之”,即因病而刺的原则。由于病邪侵犯部位各异,病复部位多不相同,其所表现的临床症状亦有所差异,故针刺治病须把握随证治之,方能有的放矢,做到“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而直达病所,应手取效。此外,关于用针时具体的补泻手法,强调呼吸补泻和开阖补泻,注意结合呼吸之气而进出用针,以及出针后闭启针孔等,这些调治经脉虚实的原则和方法,对后世中医针灸治疗学的发展以及内科治疗虚实补泻原则的运用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应用举例】

设有人焉,正已夺而邪方盛者,将顾其虚而补之乎?抑先其邪而攻之乎?见有不的,则死生系之,此其所以宜慎也。夫正者,本也;邪者,标也。若正气既虚,则邪气虽盛,亦不可攻,盖恐邪未去而正先脱,呼吸变生,则措手不及。故治虚邪者,当先顾正气,正气存则不至于害,且补中自有攻意,盖补阴即所以攻热,补阳即所以攻寒。世未有正气复而邪不退者,亦未有正气竭而命不倾者。如必不得已,亦当酌量缓急,暂从权宜,从少从多,寓战于守,斯可矣。此治虚之道也。若正气无损者,邪气虽微,自不宜补。盖补之,则正无与而邪反盛,适足以借寇兵而资盗粮。故治实证者,当直攻其邪,邪去则身安。但法贵精专,便臻速效。此治实之道也。要之能胜攻者,方是实证,实者可攻,何虑之有?不能胜攻者,便是虚证,气去不返,可不寒心?此邪正之本末,不可不知也。(《类经论治类》)

点评】此段重点解析虚实之症的补泄之法。因语言表达大同小异,所以,本段不再做过多的注解,大家看译文即可。)(读《黄帝内经》素问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9——其病所居,随而调之

总结

调经论,是《黄帝内经》中的经典篇。是所有的中医爱好者和医生必读之篇。

  本篇的精髓在于,实症要泄,而虚要补。虽然其主要阐述的手法是针刺法,辅之以按摩法,但其原理是通用的。

  在接受昆叔按摩的这几年,以及后来给一些学员的按摩实践中,我体会到中医的精妙之处在于它于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换言之,就是对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先来看几个案例。

  一、虚症

  什么是虚症啊?大多不能吃,体瘦,皮肤多褶皱的人。一般而言,虚症的人,都"喜按",换言之,就是喜欢让按摩师给按摩,"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在对虚症的治疗上,昆叔用的多是补法,比如以下两个案例:

  "昆叔成了搓澡师http://www./doc_5594.aspx,虽然这个客户才20岁出头,但却是严重的虚症,不知什么叫吃饭香,也不知什么叫睡觉解乏,此时,昆叔在治疗时,基本上没用刮痧,而是用了1.5小时的时间给其后背疏皮,搓出了大量的"泥”来。

  ②消失的阻力线和展开的肚脐眼http://www./doc_3319.aspx,这个女客户就是典型的虚症。昆叔一直是用按摩的手法在给其腹部按摩,而没有用刮痧,就是因为虚症的人喜按。慢慢的,其阻力线也消失了,肚脐眼也张开了。

  二、实症

  什么是实症呢?相对于虚症而言,实症人,大多是能吃,体胖,皮肤紧绷。而实症之人,在按摩时大多会痛的乱叫,即"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在治疗实症上,昆叔用的大多是泄法。刮痧就派上用场了,给大家两个案例:

  ①"昆叔捉虫记http://www./doc_5850.aspx

  ②"调理拥有一身膘的"好女http://www./doc_5922.aspx

  这两个客户,一男一女,全是实症,昆叔在给他们疏皮时,都喊痛。其实,别看他们喊痛,但调理起来相对容易的多。在按摩师界,有这样一种说法,宁调十个实症的,不调一个虚症的,可见虚症是很难调理。

  这里顺便提一下,很多网友在学习养生时,没有专业人员指导,自己瞎琢磨,什么流行学什么,比如最近就有人学萧宏慈的拉筋拍打法。因为简单,所以就乐于尝试。

  但需要指出的是,拉筋拍打法,并不适合所有类型的人,对实症的人效果好,而对虚症的人,效果就很差,反而越整越坏。可萧宏慈并未在其疗法中有过明确的阐述,君不见,为什么他的疗法在国外的效果很好,尤其是在欧洲,因为,那里的人多是大胖子,多实症。

  中医的理论,多来自于人对自然界的感悟。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中医之所以被称之为中医,不只因它是中国的传统医学,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和”的医学;是不偏不倚,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的医学;是阴阳虚实平和的医学。总之,学习中医养生,读经典是必须的,同时,还要结合实践,要不停地悟和总结,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归纳:本篇《调经论》,主要论述的是经络调治问题,其首论五脏所藏之神志气血,有虚有实,复总归于血气阴阳,复调之于皮肉筋骨,并取邪痹于身形蹻脉之间,然必察三部九候之脉,而知病之所证,调经之道,于斯为备矣。

注解1:

为什么要先将针暖热后再扎针?《灵枢·官针第七》:“刺燔针则取痹也”,很显然,这种针法是用于治疗痹症的。我们都知道,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患者本身就是寒凉所致的病痛,如果我们再用冰冷粗大的针刺入体内去治疗,对痹症患者来说,岂不是雪上加霜?特别是骨痹,骨关节深处寒气聚成骨痹,如果再用冰凉的针进去刺激,雪上加霜寒更寒,会有什么现象发生?肯定不利于疗效,甚至会加重症状。

所以,在古人的理念里,针是用来调理经脉血气的,并不直接涉及体内的脏器,而且脏器也是严禁扎的。要调理气血的问题,并不直接扎针破散血气,而是通过调理经络这个气血的载体来做文章。肌肉也不可以直接扎针,要调理肌肉的问题,是通过调理肉与肉的分间之气来起作用。要调理筋骨的问题,也仅仅是在筋和骨上去做文章,不涉及肌肉神经血管。

为啥没有专门讲神经肌肉这些的篇章呢?就是因为九针里所有的针,都不是用来扎肌肉的,也不是用来扎神经血管这些组织的。也就是说从事九针的针者,在解剖方面,能够了解脏腑的功能分布和互相之间的关系,了解人体骨骼的形状和分布这些就行了,其他的如肌肉神经血管等等就无需深入了解。有肌肉动脉主干神经的那些部位,根本就不是要扎针的地方。所以,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们如果真正要研究内经九针,首先就必须放下西医的肌肉运动解剖理论。

注解2:

阳虚则外寒

根据经文的本意,所谓“阳虚则外寒”是指:阳受气于上焦,其功能主要是温皮肤分肉之间,所以寒气在外,但是如果阳虚,上焦不通,阳不能受气,则寒气独留与外,因此而寒栗。

这里的阳虚表现症状主要是在上、在表,从经文中可以看出,阳受气于上焦,上焦的位置经文是这样描述的:“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下,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至阳明,上至舌,下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矣。”

上焦的阳气应该是卫气的一部分,因为它具有和卫气相同的性质,例如,上焦的阳气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另外上焦的阳气也像卫气一样走表,当腠理开泄时阳气泄而汗出。从上焦的走向来看出于胸中,沿着手太阴经脉流行到阳明经脉。

这里要明确上焦之气不行于脉中而是行于脉外,而脉中的营气是源于中焦水谷精微,由脾上注于肺脉。经云:“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这说明上焦之气与营气不同,与卫气的功能相仿。这里还需要明确一点,上焦与肺是不同的两个脏腑,肺属于五脏在内,性质藏而不泻,上焦属于六腑在外,性质泻而不藏。这样看来卫气在上与六腑之上焦相通,而营气在肺内注于肺脉,而化血。

经云:“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这里也需要明确,中焦与脾胃不同,虽然我们经常将中焦与脾胃放到一起说,但我们心里应该清楚,中焦与胃同属于六腑之一,而脾是五脏之一。但是我们可以说中焦包含着脾胃,脾胃在中焦中,这是中焦的生理结构。水谷通过胃转化为精微物质,由脾转送到肺,这就是所谓的“营出中焦”。

经云:“人受气于榖,榖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营卫同源,来自水谷精微,营卫的区别是水谷精微的清与浊不同。古人已经看到,水谷入胃后清的部分在胃中消化为精微物质,最后转化为营。但胃并没有完成对水谷精微的全部转化,其中浊的部分的转化是由小肠完成的。虽然胃肠相连,但中医认为胃与小肠功能不同,小肠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胃是“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胃属阳明,小肠属太阳,小肠所转化的精微物质,出于下焦。我们假设一下三焦是一个完整的腑,上下是相通的,这样精微中浊的部分就可以出于下焦,沿着中焦,入上焦,而成为上焦的阳气。

总之,阳受气于上焦,这里是指卫气,卫气源于水谷精微,出于下焦,循行于脉外。所谓“阳虚则外寒”实际上就是卫阳虚,不能温煦肌表,因此而外寒。

但是,卫阳虚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根据卫出于下焦的理论,卫阳虚应该与胃肠之阳气有关,胃肠的阳气又与五脏的藏精相关,因此虽然是表现为卫阳虚,但是根源还是五脏的精化气不足。

由于卫气主表,太阳也主表,究其根源两者不同,卫气源于水谷精微,而太阳经是人体的阳位,是太阳光线照射到人体的部位,是人体阳气最旺的地方,卫气主要经过膀胱经,但不是只流行于膀胱经,而是全身在表的部位都有卫气。

而且卫气昼行于阳经,夜入阴分,是流动的,膀胱经是人体的一个生理结构而已。由于膀胱经的阳气最旺,当在表的阳气虚损时,直接影响到的五脏应该是足少阴肾,肾藏精主水,肾气主一身的温煦。临床上治疗伤寒中风时,经常通过补肾气以增强膀胱经的阳气,从而帮助卫气解表。这里还要鉴别一下,“阳虚则外寒”与“阴胜则身寒”(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前者是指膀胱经阳气不足而生外寒,后者是指五脏阳虚生内寒,两者都有恶寒症状,表现症状与治疗方法有着本质的不同,尤其是前者表现为恶寒无汗,后者则是身寒汗出。

阴虚则内热

所谓“阴虚则内热”经文的原意是:由于劳倦,形气衰少,五谷之气虚弱,上焦不行,下脘不通,所以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所以生内热。

从经文中可以得知,所谓的内热实际上是来自于胃气有热。胃以降为顺,胃有热是由于胃气不降而逆于上所致,比较典型的阳明热证包括阳明经证的四大症状,阳明腑证的痞满燥实四大症状,都是胃热气逆的表现。胃热气逆于上而熏于胸中而成内热,这个成因应该是比较常见和典型的。治疗方法也比较明确,前者用白虎汤,后者用大承气汤等。

而因为气虚造成胃气不降的病症相对来说就比较复杂了。根据原文所述,胃气不降逆上的原因是下脘不通,而下脘不通的原因是劳倦,“形气衰少,五谷气弱,上焦不行”。这个病因与常见的因阳明腑实引起的胃热气逆截然不同,为什么看起来是个虚证,也可以形成胃气逆上的热证呢?

劳倦的病机是气虚,气虚的病机是肺气虚,肺脾同为太阴,脾为肺之根本,主升;肺为脾之标,主行。经云:“气虚者肺虚也,气逆者足寒也。”因为肺气虚所以形气衰少,而肺气虚的原因是由于五谷之气虚弱,五谷气弱就是脾气运化不足。由于脾气虚,水谷精微不能上注于肺,而成肺气虚。肺气虚无力推动上焦运行,上焦不行则下脘不通,因而胃气上逆而生热,热气上熏胸中,耗损阴液而成阴虚生内热。

《脾胃论》记载了一个方剂叫做“补中益气汤”,此方的一个主治症就是发热,药物组成:黄芪 甘草(炙)各1.5g,人参(去芦)0.9g,当归身(酒焙干或晒干)0.6g,橘皮(不去白)0.60.9g,升麻0.60.9g,柴胡0.60.9g,白术0.9g。制作方法:上药哎咀,都作一服。用水300mL,煎至150mL,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主治:脾胃气虚,少气懒言,四肢无力,困倦少食,饮食乏味,不耐劳累,动则气短;或气虚发热,气高而喘,身热而烦,渴喜热饮,其脉洪大,按之无力,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头痛;或气虚下陷,久泻脱肛。根据方名和药物组成的功用,用此方治疗由于脾气虚引起的内脏下垂很常见,但真正用于气虚发热的就比较少见了。本方所谓治疗气虚发热,实际上就是本证所说的“阴虚发热”,这里的阴虚实际上就是脾气虚引起的,脾气虚还可以形成水湿代谢的紊乱,也是造成胃气热耗损阴液的内热证。因此,临床上在治疗阴虚内热证时,应该根据其诊断,如果其发热的病机与本条经文的病机相符合,可以考虑选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并且我认为当初李东垣设定这个方剂的适应证,治疗气虚发热证的根据即源于此。

阳盛则外热

所谓“阳盛则外热”经文的原意是:上焦不通利,皮肤致密,腠理闭塞,汗孔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所以外热。

本文前面讲了卫气和上焦的关系,卫气行于上焦,肺气主上焦气机的通畅,肺主呼吸,上焦因此气机流畅。因此,卫气运行周身的动力源于呼吸,肺气的呼吸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但贯心血脉,推动血在脉中的运行,同时还是上焦卫气运行的根本。肺宣发肃降的功能正常,则上焦通利,皮肤汗孔正常开阖,腠理不闭,汗出顺畅。即使有热,随着肺气的呼吸,腠理疏泄,玄府洞开,汗出而热退。如果是肺气闭郁不通,气逆而上,瘀阻上焦,上焦不通利,腠理闭塞,玄府闭阖不开,则卫气闭郁于腠理而生外热。对比“阳虚则外寒”与“阳盛则外热”,两者都是阳气失调,而造成外寒或外热。其中阳虚则外寒是由于卫阳虚不能温煦腠理肌表所致。阳盛则外热是由于肺气闭郁而致上焦不通利,因此皮肤致密,腠理闭塞,汗不出,最终导致卫气郁滞而生外热。“阳盛则外热”还应该与“阳胜则身热”(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相鉴别,前者是肺气闭郁而生上焦热证,后者是肺肾阴虚发热。前者为实热,多集中在上焦;后者为阴虚发热,是由于五脏阴虚所致。

阴盛则内寒

所谓“阴盛则内寒”经文的原意是: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所以温暖之气不能留于胸中,寒气独留,由于寒凝而出现血瘀,由于血的瘀滞,所以脉流不通,而血脉梗阻,所以脉大且涩,最终导致内寒。

分析内寒的原因,还是从其结果开始。根据经文所述,造成内寒的最终原因是由于脉大且涩,一般来说脉大,或者脉搏跳动强有力都不是好现象。有些人以为脉搏跳动有力是表示阳气充足,其实临床表现并不尽然,脉大或者强而有力多是由于经脉气血瘀滞所引起的。例如,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年人,主诉不多,如何根据脉象来判断老人的身体状况的好坏呢?如果老人的脉象柔弱和缓,这是好的现象,说明老人的营卫通畅,血脉中没有梗阻,老人的血糖、血压、血脂一定在正常范围之内。如果老人的脉象强而有力,脉管又粗又大,一定不是好现象,多数是由于血脉中有瘀阻,多是由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的三高症形成的,脉管弹性减弱,这样的老年人很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脉大且涩就是典型的血脉瘀阻的脉象,造成血瘀的主要原因是寒凝,根据经文所述,这里的寒凝是由于厥气上逆,积于胸中所致,寒气积于胸中而“温气去”。此厥气上逆是源于中、下焦,例如,过食寒凉引起的胃寒,或者脾阳虚生内寒,甚至肾水盛而肾精化气无力也是形成寒气上逆胸中的原因之一。由于寒气瘀阻肺的气机,肺气无力贯心血脉,气滞而血瘀。由于血瘀脉阻而五脏藏精不足,精虚则化气不利,因此生内寒。

总之,“阴虚则内热”是由于脾气虚而致肺气虚,肺气虚无力推动气的运行所致。这里的“阴盛而内寒”是由于寒气逆上胸中,而致肺气寒,肺气寒无力推动血脉运行而成血瘀证,血瘀则五脏藏精不足,精虚生内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该文章已关闭评论功能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