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第六十四章:慎终如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胡艳杰 2022-10-13 发布于河南
慎终如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文/胡艳杰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读后感:
第一层: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这六句话的意思是:
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事物细的时候容易散失。要在还没有出现问题的时候解决问题,要在还没有陷入混乱的时候治理混乱。
根据韩鹏杰老师所讲,这几句话应该说的是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质变。因为积累有好有坏,这几话说的应该是不好的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会发生不好的质变。比如说,一个人做了不好的事情,不知道悔改。慢慢地,他越来越胆大,做了危害他人的事。所以,在最初的阶段,思想教育就很重要。再比如说,一个人有不好的习惯,喜欢暴饮暴食,不知道节制,时间一长,会危害到身体健康。所以,中医才有“治未病”的说法。高明的医生会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
因此,这六句话里面,前四句话是讲大家都公认的道理,说服力比较强。后面两句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是想要真正说明的意思。这句话是说给谁的呢?
韩鹏杰老师在《道德经说什么》一书中说,老子的《道德经》言说的对象有三类。第一类是“士”,第二类是“王”,第三类是“圣”。

第二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这几话的意思是:
张开两臂才能抱得过来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很高很高的台子,是从一筐土开始堆积起来的;千里的行程,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有所作为的将会招致失败;有所执着的将会遭受损害。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所以也不会遭受损害。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六句是我们在写作中常常引用的至理名言,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放在这个语境中,与后面的几句话结合起来看,是在说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一点一滴去积累的重要性。小树是慢慢地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的,高台是一筐图一筐土堆积起来的,路是一步步走的,饭是一口一口吃的。老子用一些现象来举例说明事物都是由小发展到大,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否则,饭吃的太急,是容易消化不良的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违反自然规律,强为、妄为就会失败,执意把控就会失去。曾仕强先生说:如果你出于有心的作为,如果你老想这样、老想那样,那就很容易胡作乱作,很容易败事。比如说,拔苗助长这个成语故事,其实也说明的是这个道理,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去做事,而不是胡乱作为。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圣人却不是这样。他们能遵循自然规律,所以他们永远不会败。
韩鹏杰老师在《道德经》一书中说:一个有智慧的领导者,“无为”,按照道德方式来作为,不妄为,不强为,不多为,有所不为,所以也不会有急躁冒进的失败。“无执,故无失。

第三层: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人们做事,常常在接近成功的时候使事情失败了。(如果)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对待收尾,就不会使事情失败了。因此,圣人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从不重视稀有难得的货物,圣人总是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常犯的过错,来辅助天地万物的自然发展,而不敢妄加干预。总结第三层的意思是:把“民”与“圣人”进行了对比,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慎终如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普通人常常在事情快要成功的时候,放松懈怠,功亏一篑。历史上这样的事情有很多。自负的项羽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致使楚汉之争的局势反转;荆轲刺杀秦王,差一点就成功了。《论语》十二章中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说明了“行百里者半九十”功亏一篑的责任完全在于自己。普通人做不到是因为做事容易懈怠,没有意志力。
圣人却不是这样。韩鹏杰老师在《道德经说什么》一书中这样阐释:大家关心的是获取利益的方式方法,而一个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领导者,应该有这种无功利之心。大家都针对“有”的东西,这有智慧的领导者得针对“无形”的东西:人的精神财富,人的精神世界,人的修养。这样才能形成一种淳朴的风气。
“学不学,复众人之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圣人学习常人不学习的东西,不仅是因为他们喜欢思考,深入钻研,而且因为他们的境界高,以身作则,使众人都能够主动去改变自己的过失,然后回归于道,按照自然的规律去做,水到渠成,不敢强为、妄为,扰乱规律。

在我看来,圣人想要的是常人不想要的,从不看重稀有难得的货物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境界与常人不同。精神世界丰富的人,除了能做到“本自具足”之外,还能去影响他人、社会、国家。
最后我来总结一下,这一章主要告诉我们三个道理:做事情要有远见,应该防微杜渐,事情在量变还未达成质变的时候是最容易解决的;做事情要遵循规律,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要懂得慎终如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曾仕强先生说:读完老子的书,应该要觉悟到知识固然很重要,但是知识必须要把它转化成德行。知识好不好,看它能不能转化成德行。知识一旦转化成德行,它的力量是无限大的,它可以复众人之所过,它可以辅万物之自然,那时候自然就可以无为而无不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