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麻黄汤的两大阵地

 秦楚古方 2024-03-22 发布于陕西
古方中医 点击“秦楚古方”关注公众号
麻黄汤的两大阵地/ 中南山    
这是秦楚古方318篇原创文

一般教科书上说,麻黄汤是发汗解表剂,但在人身上,到底是要解哪里的表,发啥地方的汗?而且,麻黄汤证为啥人会身体疼,骨节疼,一身痛疼,而且还治气喘?

这个在中医方剂的书上也没说,只是说: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今天就来揭示麻黄汤的两大主要战场:

第1个战场:战于皮毛。

在伤寒论里,伤寒症状为脉阴阳俱紧,阴为营血,阳为津气,也就说说伤寒症状的人体,津血都非常的充盈,所以寸脉浮而紧致。

此时人体之外遭受风寒侵袭,但肌肤表层的气血充足,所以风寒与人体的正气交战在皮毛层,气血不能外出而淤热,外被风寒而怕冷,毛孔闭塞而无汗。

但伤寒症状的外寒比较重,所以津血寒凝,气血凝滞于肌肉层面而身疼,凝滞于筋骨关节而骨节疼痛。

此时的麻黄汤,发挥的作用就说发汗解表,发凝滞于肌肉皮毛层里的气血因寒而凝滞的寒气,外出而为汗。

所以在伤寒论第三条,伤寒证的提纲里出现“脉阴阳俱紧,恶寒体疼”的描述。

第2个战场:战于胸隔。

在上一节的麻黄汤的代谢路径提到,人体的气血,正常情况下,是从胸部的上丹田,从三焦外出皮毛。但在伤寒的情况下,全身的皮毛层说关闭的,所有原本应该外出的气血,淤而发热,反而从三焦逆反到胸隔,压迫心肺而气喘。

与此同时,皮肤之内的的热郁积在皮毛层之内,仍要外出,鼓舞皮毛层欲开而未开,所以伤寒证也会出现怕风的情况。

那么此时,也需要用麻黄汤来开泄皮毛,促使气血正常从皮毛而出,减轻肺部的代谢压力而解喘。

而到来第37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更说指出外有寒气郁迫,内有阳明燥热之气上逆胸隔而热满,此时外有表证,依然用麻黄汤类方剂来解表。

当然,表证的类型很多,有可能是无汗而喘的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也有可能是汗不出而烦躁的大青龙汤证。这些后面还会讲解。

这就是伤寒论在出现麻黄汤的36节里出现的是“恶风,无寒而喘”的原因。可见伤寒论的条文,说根据人体的津气盛衰以及寒热的变化,而出现不同的描述。

所以,学习伤寒论经典,我们必须要贴合人体的代谢,去明辨正邪气交争的病位,代谢的路径,从而才能真正明白条文里的每一个字,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并非像很多注家所述的“错简”,更不是所谓的:“恶寒与恶风为互辞”。

伤寒论人体应用手册系列文章:

1、说说麻黄汤的人体代谢路径

2、从桂枝去桂加白术茯苓汤说说伤寒论的津气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