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程真好

 nbknows 2024-05-19 发布于湖南
原创 布衣书生走天下 复利人生 2024-05-18 21:01 安徽
一生何求 陈百强

佛家说:凡人畏果,菩萨畏因。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因果。过程比结果重要。

如果享受读书的过程,结果是自然而然的,不会差;而如果总想着结果,比如尽快拿到证书,那么过程会变得煎熬,毫无乐趣。当证书拿到后,书也就扔了。

一个人眼中只有结果时,就会找捷径,只想尽快见到效果。他也知道读书好,但如果读两天书感觉对升职加薪没什么效果时,就会放弃,然后又去找别的路。

上初中时,老师说上一个好的高中很重要,现在忍一忍,等到高中就好了;上高中时,老师又说再努力几年,等上大学就可以好好放松了;上大学后,虽然考试压力不大了,但依然会有烦恼和迷茫,那里也不是无忧无虑的天堂。然后又有人说,等找个好工作就好了,或者等买房结婚生子就好了。

我们总是想实现某个目标,天真的认为那以后就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其实,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其对应的烦恼。活着不是为了赶路,而是为了感受路。

只要达到目标就一劳永逸的想法,恰恰是只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

只关注结果的学生,高中毕业后,很少会有终身学习的习惯,都以撕书为乐。享受学习过程,终身学习,后发制人,比短期的考试排名更重要。让过程变成奖励,结果是自然而然的。

目标导向的行为,其收益是可预见的,有上限的。

比如,你的目标是投资年收益10%,那么赚到10%就会卖出,美其名曰落袋为安。

过程导向的行为,需要很长时间打基础,但只要抓住一个指数型的增长点,其收益将远超常人的预计,可能一年赚过去十几年的钱。

比如,趋势交易者,到底是长线,还是短线?一旦定义了持仓周期,就是目标导向。对我们来说,我们持仓多久,只取决于市场。如果买入后,第二天就触发止损,那么第二天就走;如果买入后,两年都不破趋势,一直是上升趋势,我们就持有两年。我们不关心目标,只关心过程是否符合策略,该买就买,该卖就卖。

再说个生活中的例子,比如要找一本书,以前我是翻来翻去,直到找到它,这是目标导向;现在我的做法是,干脆把找书的时间用来整理书架,把目标导向变成过程导向,在整理的过程中,不仅找到了那本书,还会发现其他更想读的书,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享受过程是一种什么体验?

比如,喜欢摄影,单纯的喜欢,不想去拿什么奖,也不想靠摄影赚钱。一有空就出去拍,跟摄影爱好者交流,乐在其中。十年后,拍出的作品想不好都难。

同样的,喜欢书法,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喜欢投资,只要是享受做事的过程,看淡结果,就绝对不会没有结果,甚至会得到最好的结果。

巴菲特90多岁了,为什么还不退休?为什么很多人巴不得50岁就退休养老?区别就在于,巴菲特找到了一辈子的事业,他享受工作的过程。

有一件喜欢的事,是幸运的,别因为结果把它毁了。

我们看的影视剧,都只会突出生活中戏剧性的1%,而忽略99%的枯燥、单调、无趣、长期缺乏有效反馈和等待。大脑若习惯这些,现实生活中很容易失去耐心。

比如,小时候看三国演义,会感觉他们每集都在打仗。长大后研究时间线才知道,要隔好几年才能打一仗,大多数时间要搞内政,积攒粮草,训练军队。只是影视剧容不得枯燥,所以不会拍这些。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只是影视剧和小说的幻想。长时间枯燥的积累与等待,才是现实的真谛。

面对枯燥的时间,该怎么办呢?

比如我练八部金刚功,每次练九遍。九遍练完,要20多分钟。刚开始,我老是惦记着时间,想快点打完,很着急,整个过程都不爽,变成了一个任务。后来,我做出了改变,随意一点,只关注自己的动作和身体的感受,不去想做到第几遍了,没有时间压力,就一点也不着急,整个过程都很舒服,时间过得也比较快。

再比如旅游,如果只是跟着导游赶路,算时间,到处打卡,感觉也不好。若能更随意一点,享受过程,慢一点,反而能乐此不疲。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如果有时间压力,就会非常痛苦烦躁;如果没有时间压力,只是去做该做的,哪怕是洗碗、扫地,专注当下,也可以有种冥想的感觉。

投资亦是如此,做好该做的,别给它定时间,策略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至于何时进入收获期就交给市场,尽人事,听天命。

为什么很多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

因为学习的苦要主动去吃,而生活的苦是不请自来,躺着就能吃。

瑞典谚语:“不管你如何转身,你的屁股总是对着一群人。”其实,不管你是什么圣人,你的对手都能将你的缺点无限放大,把你批得一无是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