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2017读书:第二章 动力取向精神医学的理论基础4” 的更多相关文章
怎样的父母更容易养育出自恋的孩子?
三位精神分析学家对抑郁症的不同解读
自体心理学
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一书部分总结
玛格丽特 ·马勒及其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
【中德班演讲九】笔记分享:心理发展理论的方法学
客体关系入门
韩岩 | 缘起性亲:精神分析主体间性思想的新自我理论萌芽
笔记摘录 | 《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一
精神分析讲座:边缘人格
连载|游戏理论【上篇】
儿童心理发展:出生第一年(下)
『投射认同』第12章精神分析中投射性认同和内摄性认同过程中的治疗行为2
新精神分析核心概念系列31~客体关系
心海湾微课| 刘宪:人生若只如初相见
客体关系理论——位态的概念
约瑟夫·桑德勒:对内在客体的依恋(赵丞智译,上)
儿童心理发展:第2~3年
总有一些孩子,比较难养
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长大后过的比父母好
心理咨询:心理咨询过程中的投射性认同会落空吗?
温尼科特亲子养育观点漫谈
教育孩子最悲哀的结局,就是他长大后要疗愈原生家庭带给他的伤害
付丽娟:如何走进人最真实的内心世界?
赚钱的拦路虎:罪恶感与内疚感
该不该让抑郁症患者一个人待着?很多家属都做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