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问·离合真邪论 第二十七注解

 yinweiming77 2022-09-24 发布于上海

关于《针经》一书,经文中,借黄帝之口对其进行了大致的描述。

离合真邪,什么意思,离开,驱离;,融合,入侵;,真气,意指人体内的正气;,外邪,指风寒暑湿燥火这些“六淫”;。换言之,本文讲的是外邪是如何侵入人体的,以及医者如何根据人体真气的变化,运用针刺法来达到扶正去邪的目的。 )(27.素问·离合真邪论 新解析1/1---1/2--

离合真邪论 第二十七——1---2---3----4---5-

黄帝问曰:余闻九针九篇,夫子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篇,余尽通其意矣。经言气之盛衰,左右顷移,以上调下,以左调右,有余不足,补泻于荥输,余知之矣。此皆荣卫之顷移,虚实之所生,非邪气从外入于经也。余愿闻邪气之在经也,其病人何如?取之奈何?(此段经文里有“余知之矣”一句,显然黄帝这里所说的,是《针经》里他已经知道的内容。那么关于《针经》,黄帝究竟知道那些内容呢?经文中黄帝说,我听说九针有九篇文章,而先生又从此九篇加以发挥,演绎成为九九八十一篇,而我也已经完全领会其精神内容了。比如《针经》里所说的人体气之盛衰,左右偏盛之内容,医者临证可取上以调下,取左以调右;泻有余补不足,在荥输之间进行补泻等,这些我都懂得了。这些变化,都是由于人体容卫的偏盛以及气血之虚实情况而形成的,并不是邪气侵入经脉而发生的病变。)——(黄帝有问:“余愿闻邪气之在经也,其病人何如?取之奈何?”也就是说,黄帝希望知道邪气侵入人体经脉之时,病人会出现什么样的症状?另外医者又该怎样治疗呢?)( ①夫子乃因而九之,九,通“鸠”,当动词用,意为纠合、聚集。此处是指岐伯在九针的基础之上研究、归纳。  ②补泻于荥输,荥输,十二经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五个重要经穴,分别名为井、、经、合,合称“五输穴”,共记60个。有关记载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以上下所出为进,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灵枢。本输》则详细地阐明了各经井、荥、输、经、合各穴的名称和具体位置。  五腧穴是常用要穴,为古今医家所重视。临床上如井穴可用于治疗神志昏迷;荥穴可用于治疗热病;输穴可用于治疗关节痛;经穴可用于治疗喘咳;合穴可用于治疗六腑症证等。  此处指补泻于荥输,并非特指这两处的穴位,而泛指60五输穴,对于补泻的重要性。)——(黄帝问道:我听说九针有九篇文章,而先生又从九篇上加以研究发挥,演绎成为九九八十一篇,我已经完全领会它的精神了。《针经》上说的气之盛衰,左右偏胜,取上以调下,去左以调右,有余不足,在荥输之间进行补泻,我亦懂得了。这些变化,都是由于容卫的偏胜、气血虚实而形成的,并不是邪气从侵入经脉而发生的病变。我现在希望知道邪气侵入经脉之时,病人的症状怎样?又怎样来治疗?

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题目说的是,圣贤或一位有修养的医生,其在临证诊查及制定治疗法则时,必定要先体察于自然的变化。

  岐伯对曰: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虚邪因而入客,亦如经水之得风也,经之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其行于脉中循循然,(古人是把人体和天地自然看成一个整体,以“少阳、太阳、阳明、少阴、太阴、厥阴”这些路线为“经”,对人体和天地自然进行对比研究。)(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这句话最有道理,行为做事道法天地,这样才是圣人所为。)(上合于天的经脉:从上面的文字可以知道经脉是上合于天之日月星辰!有了日月就有了太阳太阴之说,而经脉之行又与二十八星宿之运行相辅相成!其至寸口中手也,时大时小,大则邪至,小则平,其行无常处,在阴与阳,不可为度,从而察之,三部九候,卒然逢之,早遏其路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泻。————(经文曰:“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也就是说,圣贤或一位有修养的医生,其在临证诊查及制定治疗法则时,必定要先体察于自然的变化。如天有宿度,地有江河,人有经脉等,也就是说,天与人之间是可以互相影响及互相比类而论的。比如天地之气如果温和,则江河之水就安静平稳;天地之气如果寒冷,则水冰地冻,江河之水也就凝涩不流了。天地之气如果酷热,则江河之水即沸腾洋溢;这时如果暴风骤起,则使江河之水必定波涛汹涌。)——(对此岐伯曰:“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虚邪因而入客,亦如经水之得风也,经之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其行于脉中循循然,其至寸口中手也,时大时小,大则邪至,小则平,其行无常处,在阴与阳,不可为度,从而察之,三部九候,卒然逢之,早遏其路,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泻。”---翻译过来此段说的是,病邪侵入人体经脉,如是寒邪,则容易使血行滞涩;如是热邪,则容易使血气滑润流利;而要是虚邪贼风侵入人体,则就象江河之水遇到暴风一样,人体经脉的搏动,会出现波涌隆起的现象。这时虽然血气同样依次在人体经脉中流动,但医者如果在寸口处按病人之脉,则指下就会感到脉时大时小;大即表示病邪盛,小即表示病邪退。总之,邪气之运行,并没有一定的位置,其或在阴经或在阳经;而医者则应该进一步用三部九侯的方法检查。医者临证一旦察之邪气所在,就应急早治疗,以阻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并且医者治疗时,应在吸气时进针;进针时勿使气逆,进针后要留针静侯其气,不让病邪扩散。医者吸气时转念其针,以得气为目的;然后等病人呼气的时候,再慢慢地起针;等呼气尽时,即将针取出。这样,大邪之气便尽随针外泄,所以叫做泻法)(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  圣人,指高明的医者。  起度数,指医生在制订治疗方案。起,制订;度数,指治疗方案。  应,适应。此处是指要与医生在治疗时,要掌握五运六气之法。  ④故天有宿度,宿度,天空中标志星宿位置的度数。周天共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之一。二十八宿各占若干度。《素问·离合真邪论》:“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於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  ⑤暑则气淖泽,淖泽:nào zé,湿润; nào 烂泥,泥沼:泥淖。污淖。淖泞(泥泞)。〔淖尔〕蒙语,湖泊,如:“罗布淖淖”(即“罗布泊”,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泽(泽) zé 水积聚的地方:大泽。湖泽。润泽(潮湿)。 此处是讲,热则使血气滑润流利。  ⑥虚邪因而入客,亦如经水之得风也,经之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  入客,指入侵之意。客,外来的。  经水,这里的经,是指自然界的经,意指江河湖泊。  经之动脉,这里的“经”指的是人体的经脉。  陇起,陇,通“隆”。盛、多。意指虚邪来犯时,诊脉时也会感受到陇起。就像江河被大风吹起一样。  ⑦其行于脉中循循然,其至寸口中手也  循循然,指有顺序的样子。  中手,中[zhòng],受到,遭受。此处是指手切脉时脉搏跳动的感受。  ⑧卒然逢之,早遏其路  卒然,突然之意。此处是指,一旦......  逢之,遇到。意指病情。  遏,阻止:~止。~制  ⑨吸则内针,内[nà],古同“纳”,收入;接受。此处指入针。  ⑩候呼引针,引,拔,此处指起针。 )——(岐伯回答说:一个有修养的医生,在制定治疗法则时,必定体察于自然的变化。如天有宿度,地有江河,人有经脉,其间是互相影响,可以比类而论的。如天地之气温和,则江河之水安静平稳;天气寒冷,则水冰地冻,江河之水凝涩不流;天气酷热,则江河之水沸腾扬溢;要是暴风骤起,则使江河之水,波涛汹涌。  因此病邪侵入了经脉,寒则使血行滞涩,热则使血气滑润流利,要是虚邪贼风的侵入,也就象江河之水遇到暴风一样,经脉的搏动,则出现波涌隆起的现象。虽然血气同样依次在经脉中流动,但在寸口处按脉,指下就感到时大时小,大即表示病邪盛,小即表示病邪退,邪气运行,没有一定的位置,或在阴经或在阳经,就应该更进一步用三部就侯的方法检查,一旦察之邪气所在,应急早治疗,以阻止它的发展。  治疗时应在吸气时进针,进针时勿使气逆,进针后要留针静侯其气,不让病邪扩散;当吸气时转捻其针,以得气为目的;然后等病人呼气的时候,慢慢地起针,呼气尽时,将针取出。这样,大邪之气尽随针外泄,所以叫做泻。)(黄帝问:我听说《九针》有九篇文章,先生又进行了阐释,演绎成为九九八十一篇。现在,我已经完全融会贯通了。《针经》上说,气之盛衰,左右倾移,以上调下,以左调右,以实调虚,抑强扶弱,泻有余而补不足,这些道理我也明白了。气血虚实盛衰倾移,都不是外界邪气侵入经脉发生的病变。我还想知道邪气在经脉时,患者究竟会有哪些症状?又该怎样治疗呢?

  岐伯回答说:得道的圣医在确定治疗方案时,必然会顺应天道地理法则。因为天有星宿日月四时循环规律,地有山脉河海五行变化规律,人体就有相应的经脉循环系统。

    譬如,天气地温平和时,山川河流就会保持安静。天寒地冻时,山川河流就会凝滞不畅。暑天地热时,山川河流就会浪花飞扬。暴风骤起时,就会有山洪巨浪产生。

    因此,当虚邪贼风侵入人体经脉时,如果是寒气就会使血行滞涩。如果是热气,就会使血行滑润流畅。虚邪贼风侵入经脉,就像山川河流遇到狂风一样。这时,气血在经脉中运行,就会产生波动现象,或是急速隆起,或是沉缓凝滞。

    气血运行至寸口处,用手按脉指下就感觉时大时小。,大即表明病邪气盛,小在表明病邪已退。邪气在经脉中的传行,没有固定变化的位置,或在阴经或在阳经,不可形成教条化观念。遵循天道四时地理五行变化规律,从患者经脉系统开始进行诊断,全面观察三部九候脉象,如果找到了病邪的位置,就必须及早治疗,迅速阻遏病情发展态势。

    采用针灸疗法,必须在患者吸气时进针,切勿使患者产生气逆。进针后要留针静侯,使病邪不能扩散。为了产生得气的效果,也必须在患者吸气时才能转针。治疗结束,必须等到患者呼气时,才可以慢慢起针。直到呼气将尽时,恰好把针取出。这样,大病邪气就会彻底随针排出,所以便称为泻法。

点评】此段重点讲述了,在针刺之时,要留意天气的变化,做泻法之时,要在吸气时进针,在呼气时起针。 )(读《黄帝内经》素问 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1——邪气侵入经脉时怎么治疗

不足者补之:前文《夫邪之入于脉也》,说的是邪入人体时临证所用的“泻法”,此篇谈“补法”,

  帝曰:不足者补之,奈何?(帝曰:临证对于那些不足之虚症,又该怎样用补法治疗呢?)(黄帝道:不足之虚症怎样用补法?

  岐伯曰: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以至,适而自护,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要求进出针都必须依据呼或吸的动作,针随吸入并随呼出为泻,反之为补,以此来区分针法补或泻的不同。从“大气皆出,故命曰泻”“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大气”指邪气,见下文分析)可知泻法的主旨是泻邪气,补法是补正气。还有《素问·八正神明论》《素问·调经论》关于呼吸补泻的论述;注解1)——(此段翻译过来意思是说,临证用“补法”治病,医者首先用需手抚摸穴位,然后以之按压穴位,再用手指揉按周围肌肤,进而用手指弹其穴位,令脉络怒张;最后医者左手按闭孔穴,不让正气外泄。至于进针方法,则是在病人呼气将尽时进针,静侯其气;稍久留针,以得气为目的。关于进针侯气,则要象等待贵客一样,忘掉时间的早晚;而当得气之时,则需要好好予以保护,等病人吸气之时拔出其针,那末气就不至外出了。另外出针以后,则仍应在其孔穴处揉按,以使针孔关闭,真气存内,大经之气留于营卫而不泄,这便叫做补法。)(必先扪而循之  mén,抚摸;  循之,循法,针刺辅助手法名。指入针后用手指于针刺穴位所在之经络上下推循以促使得气的方法。《针经指南》:“循者,凡下针于穴部分经络之处,用手指上下循之,使气血往来而已。”《针灸问对》:“下针后,气不至,用手上下循之,假如针手阳明合谷穴,气若不至,以三指平直,将指面于针边至曲池,上下往来抚摩,使气血循经而来。”本法源于《素问·离合真邪论》:“扪而循之。”  ②呼尽内针,泻法和补法的区别是,进针时,前者是吸气时进针,而后者是呼气尽时进针。李少波认为,人们吸气时全身体表组织像胸腔扩张一样也是向外膨胀的,只是幅度较小,不易被察觉罢了。顺应经络组织的这种变化趋势即为补法,即针气相顺为补;逆反经络组织的这种变化趋势即为泻法,即针气相逆为泻。根据这一原则,在患者吸气时进针、吸气时捻针以求得气、呼气时出针均为泻法,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并按压针孔即为补法。  ③以气至为故,  气至,就是针刺之后,患者有酸麻胀的感觉,针像被吸住一样,这叫得气。  为故,查了半了,也没查出“”在这里的意思。只要解释成“为目的”。  ④候吸引针,等候吸气时起针。  ⑤推阖其门,推阖,阖[hé],按压封闭。针刺时按压所刺穴孔,不使经气外泻的手法。《素问·离合真邪论》:“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岐伯说:首先用手抚摸穴位,然后以指按压穴位,再用手指揉按周围肌肤,进而用手指弹其穴位,令脉络怒张,左手按闭孔穴,不让正气外泄。进针方法,是在病人呼气将尽时进针,静侯其气,稍久留针,以得气为目的。进针侯气,要象等待贵客一样,忘掉时间的早晚,当得气时,要好好保护,等病人吸气时候,拔出其针,那末气就不至外出了;出针以后,应在其孔穴上揉按,使针孔关闭,真气存内,大经之气留于营卫而不泄,这便叫做补。)(黄帝问道:我听说《九针》经典有九篇文章,先生又各分九节进行阐释。现在,我已经把九九八十一篇讲义完全理解融会贯通了。《九针》经典有言,人的体内精气盛衰,左右倾移,以上调下,以左调右,以实调虚,抑强扶弱,通过经络荣输穴位泻有余以补不足,这些原理我都明白了。人体经络荣输穴位精气虚实倾移,都不是外界邪气侵入经络产生的变化。我还想知道外界邪气入侵人体经络时,患者会出现哪些疾病症状?又该怎样进行调治呢?

  岐伯回答说:上古圣人测度人体经络气数,必然会与天地阴阳变化相应相合。十天干循环有九宫斗柄周转六六节律的星宿刻度,十二地支循环就有九九制会的三山五岳十二水系经脉盛衰相应,人体也就会有五脏十二经脉的血气盛衰相应。

    譬如,天气地气温和时,三山五岳十二江河水系就会保持安静。天寒地冻时,江河水流就会凝滞不畅。暑天地热时,江河水流就会浪花飞扬热气蒸腾。暴风骤起时,江河水流就会有波涛汹涌浪峰迭起。

    因此,当虚邪贼风入侵人体经脉时,如果是寒气就会使血气运行凝滞,如果是热气则会使血气运行湿润流畅。虚邪贼风入侵人体经脉,就像江河水流遇到狂风一样。这时,血气在经脉中运行,就会产生剧烈波动,会使经脉急速隆起,也会使经脉突然紧缩凝滞。

    当血气运行至寸口穴时,用手指切按就感觉到脉象忽大忽小。脉象大即表明邪气正盛,脉象小则表明邪气已退。邪气在经脉中行踪不定,或在阴经或在阳经,不能有僵化教条的标准。要遵循三部九侯脉象与四时阴阳变化相应的规律,进行全面系统地观察分析。如果发现邪气突然侵入患者经脉,就必须提早遏制邪气运行通道,及时进行刺穴调治。

    运用针刺术进行调治,必须在患者吸气时进针,切勿不可在呼气时进针。进针后要留针静侯,使患者体内邪气不能流布扩散。必须在患者吸气时才能转针,这样才能产生得气的调治效果。治疗结束,必须等到患者呼气时,才可以慢慢起针。直到呼气将尽时恰好把针取出,大病邪气才能彻底随针排出,这就称为针刺泻实疗法。

  黄帝追问:精气不足的患者又该怎样进行补虚呢?

  岐伯回答说:首先必须用手摸索探寻患者经脉穴位,慢慢切按使经脉舒展,接着用手指推拿揉按经脉周围肌肤,然后用手指轻弹抓提经脉使穴位精气通畅,再进行取穴针刺调治。治疗结束,出针时要按闭孔穴,不让患者精神正气外泄。

    在治疗时,必须等到患者呼气将尽之际进针,然后留针静侯气至,这样才能产生得气的调治效果。要像恭候贵客临门一样,彻底忘掉白天黑夜的时间早晚。当患者已经得气时,还要叮嘱其妥善进行自我养护。如果在患者吸气时拔针,邪气就不能排出体外。出针以后,还必须用手指在孔穴上揉按,直至针孔关闭。要让患者精神正气内存,使五脏精气全部聚合守藏,这就称为针刺补虚疗法。)——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

邪气诊侯与泻法:所谓“邪气诊侯”,指的是邪气侵犯人体时的盛衰与时机之具体表现情况,也叫做“候气”;而医者临证施针时的“泻法”,则就要随着邪气的这种盛衰与时机的不同而不同了。

  帝曰:候气奈何?(黄帝问,医者临证施针用泻法,又该怎样随着邪气侵犯人体的这种盛衰与时机的不同而不同呢?)(黄帝道:对邪气怎样诊候呢?

  岐伯曰:夫邪去络入于经也,舍于血脉之中,其寒温未相得,如涌波之起也,时来时去,故不常在。故曰方其来也,必按而止之,止而取之,无逢其冲而泻之。真气者,经气也1/1--经气太虚,故曰其来不可逢,此之谓也。故曰候邪不审,大气已过,泻之则真气脱,脱则不复,邪气复至,而病益蓄,故曰其往不可追,此之谓也。不可挂以发者,待邪之至时而发针泻矣,若先若后者,血气已尽,其病不可下,故曰知其可取如发机,不知其取如扣椎,故曰知机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者扣之不发,此之谓也。岐伯这段话,翻译过来意思是说,当邪气从络脉而进入经脉,然后再留舍于人体的血脉之中,这便是所谓的邪正相争情况。若或寒或温,此真邪尚未相合,故人体表现为脉气波动,忽起忽伏,时来时去,无有定处。所以说,医者一旦诊得泄气方来之时,则必须按而止之,阻止它的发展;然后用针泻之,但要注意,不要于正当邪气冲突之时用此泻法!因为所谓真气者,乃是人体经气也;而人体经气如果太虚,则就不能用泻法了!所以才说,医者诊侯邪气时如果不能审慎,当大邪之气已经过去,而用泻法,则反而会使得真气虚脱;真气虚脱,则不能恢复,而邪气益甚,那病就更加重了。所以说,邪气如果已经随经而去,则便不可再用泻法了,就是指此而言的。阻止邪气,使用泻法,是刻不容缓的事,须待邪气初到的时候,随即下针去泻!而如果在邪至之前,或在邪去之后再用泻法,则都是不适时的;此非但不能去邪,反而还会使得血气受伤,那病邪就不容易退去了。所以说,懂得用针的医者,就象拨动弩机一样,机智灵活;而不善于用针的医者,则就如同敲击木椎,顽钝不灵了。所以说,识得机宜的,一霎那时毫不迟疑;不知机宜的,纵然时机已到,亦不会下针,就是指此而言的。)(不可挂以发者,"不可挂以发"的意思,就是说针下已有得气的感应时,就应该适时地运用针刺手法而不能有毫发之差,因为在一霎那间这种得气的感觉是很容易消失的。"扣之不发"的意思,就是说不懂得要随着气机的虚实变化而抓住时机进行补泻的医者,往往会坐失良机,这就好像扣在弓弦上的箭,到了应发的时候而没有发射出去一样,这样就只会白白耗损患者的血气而终究达不到祛除邪气的目的。  ⑦故曰知机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者扣之不发,此之谓也  何谓“知机之道者”:术之精微可以言语授,而非言语所能尽;可以度数推,而非度数所能穷。苟不默会于心,而欲持昔人一定之说,以应无涯之变,其不至于遗失者寡矣!况得其法而不知其说者乎?”  “刺之微,在速迟”是说针刺的精妙关键就在于手法速度的快慢,当快则快当慢则慢,其关键在于下针时机的把握,这与射猎的道理一样。  “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则是将邪气比作猎物而将针具比作弩矢,猎物在弓弩的有效杀伤范围之内出现的时间是极其短促的,如《孙子兵法》中所说的:“动如脱兔”,如果猎手反应不是很快的话,是很难有效射中目标的。所以说“至其当发,间不容瞚。”“伏如横弩,起如发机。”只有高明的猎手才能够做到“知其往来,要与之期。”正因为知道猎物何时将会出现,所以提前就做好了发射的准备,在目标出现的瞬间,及时准确的将箭矢向目标发射出去,而粗劣的猎手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所以说“粗之暗乎,妙哉工独有之。”  强调“待邪之至时而发针泻矣”,这和用弩射取猎物的道理是一致的,“取如发机”与“伏如横弩,起如发机”中的两个“发机”含义完全相同;而“知其可取如发机,不知其取如扣椎,故曰知机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者扣之不发。”则是对“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的进一步诠释。“知其可取如发机”明确地指明了下针要“待邪之至时而发针泻矣”,其速度要迅猛快捷,如同射取猎物一样,也就是要做到“取如发机”;换言之,也就是要做到“伏如横弩,起如发机。”如果下针时机不当的话,“若先若后者,血气已尽,其病不可下。”这就如同打猎一样,过早“发机”就会吓跑猎物,太迟“发机”则会使猎物溜掉,所以说“刺之微,在速迟。”这里强调的是下针要“速”。所以说“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的具体含义是“不知其取如扣椎”。  “”字,张景岳注为“木椎”,本应该扣动“弩机”的手扣在了木椎上,箭镞当然发射不出去,所以说“不知机者扣之不发”。“知机道者不可挂以发”中的“不可”是不必的意思,  “”是指区分,其意是说会使用弩机的猎手,不假思索就能够及时地叩动弩机,从而能够准确地将箭簇向目标发射出去,好的弓弩手甚至在黑暗中可以做到“循声而射”。无论是“扣椎”也好,“守关”也好,都是与“守机”相对而言的,指的都是“不知机者”的“粗工”水平。  “”是用于一种捶击的器具,后作槌、锤。关于“椎”字的本意,《说文》解释道:“椎,击也,齐谓之终葵。从木,佳声。”《墨子·备城门》:“长椎,柄长六尺,头常尺。”古文中的“椎”字与“楗”外形非常接近,所以“椎”字可能是由“楗”误写而成。  关于“”字的本意,《说文》解释道:“楗,陷门也,从木,建声。”与以“以木横持门户”的“关”字含义相同,指的都是门闩。如《老子》有云:“善闭无关楗而不开”。既然“扣椎”是与“发机”相对提出的,所以“椎”与“机”一样,都应该是弩上的部件如果不去扣动“悬刀”而是去“扣椎”也就是敲击“楗”的话,是不可能蒋箭镞发射出去的。所以说“知其可取如发机,不知其取如扣椎,故曰知机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者扣之不发。” )——(岐伯说:当邪气从络脉而进入经脉,留舍于血脉之中,这时邪正相争,或寒或温,真邪尚未相合,所以脉气波动,忽起忽伏,时来时去,无有定处。所以说诊得泻气方来,必须按而止之,阻止它的发展,用针泻之,但不要正当邪气冲突,遂用泻法,因为真气,就是经脉之气,邪气冲突,真气大虚,这时而用泻法,反使经气大虚,所以说气虚的时候不可用泻,就是指此而言。  因此,诊侯邪气而不能审慎,当大邪之气已经过去,而用泻法,则反使真气虚脱,真气虚脱,则不能恢复,而邪气益甚,那病更加重了。所以说,邪气已经随经而去,不可再用泻法,就是指此而言。  阻止邪气,使用泻法,是件不容易的事,须待邪气初到的时候,随即下针去泻,在邪至之前,或在邪去之后用泻法,都是不适时的,非但不能去邪,反使血气受伤,病就不容易退了。所以说,懂得用针的,象拨动弩机一样,机智灵活,不善于用针的,就象敲击木椎,顽钝不灵了。所以说,识得机宜的,一霎那时毫不迟疑,不知机宜的,纵然时机已到,亦不会下针,就是指此而言。)(

黄帝追问:精气不足的虚症又该怎样用补法呢?

  岐伯回答说:首先必须用手摸索患者经脉穴道,然后慢慢推压穴位,接着用手指揉按周围肌肤,再通过指弹穴位刺激使脉络舒张。然后,按闭孔穴,不让元神正气外泄。必须患者呼气将尽时进针,留针静侯,等待气至。行医者留针侯气,要像等待贵客一样,彻底忘掉白天黑夜的时间早晚。当患者已经得气时,要精心养护。如果在患者吸气时拔针,邪气就不能排出体外。出针以后,还必须用手指在孔穴上揉按,直至针孔关闭,让患者精气能够存内,使五脏经气都全部留在体内,这就称为补法。

  黄帝又问:究竟怎样观察等候病邪之气呢?

  岐伯回答说:当邪气从络脉刚刚进入经脉时,就会短暂停留在血脉中。这时,正邪寒温阴阳相争,气血波动忽起忽落忽来忽去,就像河水汹涌没有常态。

    所以说,一旦确定邪气刚来,就必须及时拦住。采用针灸疗法使邪气外泄,又不能在经气虚弱时用针。

    人体五脏精血正气,行于经气。如果正气虚弱,采用泻法就会使患者虚脱,反而加重病情。因此,就不是合适的治疗时机。

    所以说,把握诊治邪气的时机必须审慎。在大邪之气已经过去的时候,采用泻法就反而会使正气虚脱。正气虚脱,则不可恢复。邪气重来时,患者病情就必然会加重。因此,如果邪气已经过去了,就不可再用泻法。

    等待邪气至再用泻法,绝不能错过时机才发针。提前或迟后,都会导致患者血气衰败,病邪就难以祛除了。所以说,善于把时机的良医,用针就像射箭一样迅速。不善于把握时机的庸医,用针就像敲击木椎一样迟钝。所以说,得道的良医,不会错过发针时机。不悟道的庸医,即便是碰到了最佳时机,也会扣而不发,草率葬送患者的生命!

点评】此段重点说虚症的补法,以及如何“得气”。 )(读《黄帝内经》素问 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2——补法和泻法的应用

所谓“攻邪”,大致相当于中医治病法则中的“驱邪”。

  帝曰:补泻奈何?(黄帝道:怎样进行补泻呢?

  岐伯曰:此攻邪也,疾出以去盛血,而复其真气,此邪新客,溶溶未有定处也,推之则前,引之则止,逆而刺之,温血也。刺出其血,其病立已。(大意说的是,所谓攻邪,就是指医者临证施针时,应该及时刺出盛血以恢复人体的正气。因为此时病邪刚刚侵入人体,流动尚未有定处。故医者此时施针,推之则前进,引之则留止;迎其气而泻之,以出其毒血,血出之后,则病就立即会好。)(疾出以去盛血  盛血,盛,大、多,此处可理解为多余的血,剩余的血,离经的血。  ②此邪新客,溶溶未有定处也,推之则前,引之则止,逆而刺之,温血也。  溶溶,水动貌。逆犹迎也。新邪入客,如水之流动,其血尚温,而未至于冰凝,故当迎而刺出其血,病必自除矣。  温血,指血尚温。 )——( 岐伯说:应以攻邪为主。应该及时刺出盛血,以恢复正气,因为病邪刚刚侵入,流动未有定处,推之则前进,引之则留止,迎其气而泻之,以出其毒血,血出之后,病就立即会好。

刺不知三部九侯者:说的是,医者临证施针治病时,如果没有准确把握患者三部九侯脉症的情况。这可是医者临证施针的大忌啊!

  帝曰:善。然真邪以合,波陇不起,候之奈何?(黄帝道:讲得好!假如到了病邪和真气并合以后,脉气不现波动,那么怎样诊察呢?

  岐伯曰:审扪循三部九候之盛虚而调之,察其左右上下相失及相减者,审其病藏以期之。不知三部者,阴阳不别,天地不分,地以候地,天以候天,人以候人,调之中府,以定三部,故曰刺不知三部九候病脉之处,虽有后过且至,工不能禁也。(这段意思说的是,医者临证施针,首先需仔细审察患者三部九候的盛衰虚实,然后施以再调治。具体的检查方法,是在其左右上下各部分,观察其有无不相称或有无特别减弱的地方,这样就可知道病在哪一脏腑,并待其气至而刺之治疗了。但假如医者不懂得三部九侯之脉症,则便临证阴阳不能辨别,上下也不能分清,更不知道从上部脉可以诊察下病了;而只是简单地从上部脉诊察上,从中部脉以诊察中,以及结合胃气的多少有无来决定疾病在哪一部了。所以说,医者如果针刺而不知三部九侯以了解病脉之处,则虽然有大邪为害,这个医生也是没有办法来加以事先防止的。)(审其病脏以期之,期,期待,预盼康复时间。指审查有病之脏什么时候可以好。 )——()

诛罚无过,命曰大惑,反乱大经,真不可复,用实为虚,以邪为真,用针无义,反为气贼,夺人正气,以从为逆,荣卫散乱,真气已失,邪独内著,绝人长命,予人夭殃,不知三部九候,故不能久长。因不知合之四时五行,因加相胜,释邪攻正,绝人长命四时)邪之新客来也,未有定处,推之则前,引之则止,逢而泻之,其病立已。(关于“刺不知三部九侯者”就是说,医者临证施针如果诛罚无过,不当泻而泻之,这就叫做“大惑”!此反而扰乱脏腑经脉,使得真气不能恢复。医者这种把实症当作虚症、把邪气当作真气、用针毫无道理的做法,不但不能驱邪治病,反而还会助邪气为害,剥夺病人正气;使顺症变成逆症,使病人荣卫散乱,真气散失,邪气独存于内,断送病人的性命,给人家带来莫大的祸殃。故而医者这种不知三部九侯的行为,是不能够久长的!因为,如果医者临证施针不知道自然四时五行之相生相胜的道理,则就会放过邪气而伤害了正气,更甚者,则或可以此断绝了病人的性命。所以请牢牢记住这样的原则,即病邪新侵入人体之时,一般没有定着之处!也就是说,这时你推它它就向前,你引它就会被阻止;所以医者只需迎其气而泻之,则其病就会立刻可以好起来的。)(诛罚无过,命曰大惑  诛罚,责罚;惩治,  无过,没有限制。意指过度医疗。)——(岐伯说:仔细审察三部九候的盛衰虚实而调治。检查的方法,在它左右上下各部分,观察有无不相称或特别减弱的地方,就可以知道病在那一脏腑,预盼其康复时间。假如不懂得三部九侯,则阴阳不能辨别,上下也不能分清,更不知道从上部脉以诊察下,从上部脉以诊察上,从中部脉以诊察中,结合胃气多少有无,来决定疾病在那一部。  所以说,针刺而不知三部九侯以了解病脉之处,则虽然有大邪为害,这个医生也没有办法来加以事先防止的。如果诛罚无过,不当泻而泻之,这就叫做“大惑”,反而扰乱脏腑经脉,使真气不能恢复,把实症当作虚症,邪气当作真气,用针毫无道理,反助邪气为害,剥夺病人正气,使顺症变成逆症,使病人荣卫散乱,真气散失,邪气独存于内,断送病人的性命,给人家带来莫大的祸殃。  这种不知三部九侯的医生,是不能够久长的,因为不知配合四时五行因加相胜的道理,会放过了邪气,伤害了正气,以致断绝病人性命。病邪新侵入人体,没有定着一处,推它就向前,引它就阻止,迎其气而泻之,其病是立刻可以好的。 )(黄帝追问:究竟怎样补不足而泻有余呢?

  岐伯回答说:关键就在于祛邪。只有及时刺泄邪气盛血,才能使患者迅速恢复正气。

    当邪气刚刚侵入,慢慢流动未有定处之时,推之则进阻止之则止。逆其向而刺,其毒气尚温和。泄其毒气,疾病就会立刻消退。

  黄帝说:你讲得太精彩了!那么,到了正邪胶着脉气不动之时,又该怎样诊察呢?

  岐伯回答说:必须仔细审察三部九候脉象盛衰虚实,再进行调治。准确判断左右上下消长的不协调症结,综合权衡辩证分析五脏的病邪所在,然后待其邪气至而刺泄。

    如果不懂三部九候脉象,就不能辨别经脉系统的气血阴阳虚实,更不明白天道地理的相应关系。天格地格人格,是天人相应的均衡循环系统。人体五脏三部九候脉象,对应着地以候地、天以候天、人以候人。把握人体中腑,就能调治三部。因此,行医者采用针灸疗法,却不知三部九候的病脉所在,患者虽然遭遇大邪侵害,这个庸医也肯定无法阻止。

    诛罚不当,就称为大惑。不该采用泻法而刺泻,就会扰乱患者五脏六腑的脉气,导致正气不可恢复。把实症当作虚症,把邪气当作正气,用针无规,助邪肆虐,灭绝正气,反顺为逆,导致患者荣卫散乱正气散失,却使邪气独存体内,最终断送患者的性命,给其家人造成祸殃。这种不知三部九候的庸医,自身性命也不能长久。因为他不懂天道四时地理五行,不知顺应四季循环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放过了邪气却反而伤害了正气,所以就必然会断患者的性命。因此,在邪气刚刚侵入人体尚未稳定之时,推其则进阻其则止,逆其向而刺泻,患者的疾病就立刻能够得治愈。)( 黄帝又问:究竟怎样观察邪气征候呢?

  岐伯回答说:当邪气从络脉刚刚进入患者经脉时,就会短暂停留在血脉中。这时,正邪寒温阴阳相争,血气波动忽起忽落忽来忽去,就像河水汹涌一样没有稳定的常态。因此,一旦确定邪气刚来,就必须及时按压拦住。然后,采用针刺疗法使邪气外泄,切不可在经气虚弱时用针。

    人体五脏精血正气,在经络中运行时称为经气。如果正气虚弱时刺泻邪气,就会使患者虚脱。因此,切不可在这时针刺调治。如果不能准确观察和把握邪气征候,在邪气大部分已时刺泻,就反而会使患者正气虚脱。一旦正气虚脱,就不可恢复。邪气再来时,患者就积患加重。因此,如果邪气已经过去了,就不可再刺泻。

    不可挂针等待邪气来时才取穴刺泻,提前或迟后都会使患者血气衰败,疾病却难以治愈。因此,上古圣人曾说,善于把握刺治时机的良医,发针就像射箭一样迅速。不能把握刺治时机的庸医,发针就像用木椎叩击一样迟钝。得道的良医,不会挂针待发错过时机。未入道的庸医,总是扣针不发错失良机。

  黄帝追问:究竟怎样补不足泻有余呢?

  岐伯回答说:用针刺疗法祛除邪气,必须迅速刺泻患者经络中的瘀血,以导引经气恢复运行。

    当邪气刚刚侵入经脉,慢慢流动未有定处时,推按则进松开则止。逆其向刺泻,排出的瘀血尚温。刺泻排尽瘀血后,患者疾病就会立刻痊愈。

  黄帝说:明白了!那么,到了正邪阴阳交合经脉波动停止时,又该怎样观察邪气征候呢?

  岐伯回答说:必须全面审视患者三部九候脉象盛衰虚实,然后再进行针刺调治。准确判断左右上下经气失调和彼此消长变化的症结,系统审察患者五脏的病变,然后在等待时机进行刺治。

    如果不懂三部九候脉象,就不能辨别经脉血气盛衰的四时阴阳变化,也不能判断天地上下的相应关系。人体上中下三部,各部又分上中下天地人三候。地猴脉象对应地气征候,天猴脉象对应天气征候,人猴脉象对应人气征候。三三相乘,就是形成了三部九候脉象。准确观察人体中部的心腑脉象,就能确定三部九候脉象是否协调。因此,上古圣人曾说,用针刺术治疗疾病,却不知患者三部九候的异常脉象病症,即便是患者即将遭遇严重邪气侵害,这个庸医也不能制止。

    诛罚无辜者,就称为大惑。不该刺治却鲁莽刺治,就会使患者经气逆乱,导致精血正气不可恢复。把实症误认为虚症,把邪气误认为正气。用针没有章法,反而助长邪气肆虐,劫夺患者的精血正气。如此倒顺为逆,就会造成患者荣卫精气散乱,却使邪气独存体内,最终断送患者的性命,给其家人带来天灾横祸。

    这些不知三部九候的庸医,自身性命也不能长久。因其不知人体相合四时阴阳五行变化节律,也不知木火土金水五气相生相克的法则,放过了邪气却反过了损伤正气,这就必然会断送人的性命。因此,在邪气刚刚入侵经脉尚未稳定之时,推按则进松开则止,逆其向进行刺泻,患者的疾病就立刻治愈。)——不知三部九候,故不能久长

点评】此段重点进一步说明如何进行补和泻,以及要根据三部九侯论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反其道而行,必出大惑。 )(读《黄帝内经》素问 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3——如何补或泻

总结

黄帝道:怎样进行补泻呢?

  岐伯说:应以攻邪为主。应该及时刺出盛血,以恢复正气,因为病邪刚刚侵入,流动未有定处,推之则前进,引之则留止,迎其气而泻之,以出其毒血,血出之后,病就立即会好。

  黄帝道:讲得好!假如到了病邪和真气并合以后,脉气不现波动,那么怎样诊察呢?

  岐伯说:仔细审察三部九候的盛衰虚实而调治。检查的方法,在它左右上下各部分,观察有无不相称或特别减弱的地方,就可以知道病在那一脏腑,预盼其康复时间。假如不懂得三部九侯,则阴阳不能辨别,上下也不能分清,更不知道从上部脉以诊察下,从上部脉以诊察上,从中部脉以诊察中,结合胃气多少有无,来决定疾病在那一部。

  所以说,针刺而不知三部九侯以了解病脉之处,则虽然有大邪为害,这个医生也没有办法来加以事先防止的。如果诛罚无过,不当泻而泻之,这就叫做“大惑”,反而扰乱脏腑经脉,使真气不能恢复,把实症当作虚症,邪气当作真气,用针毫无道理,反助邪气为害,剥夺病人正气,使顺症变成逆症,使病人荣卫散乱,真气散失,邪气独存于内,断送病人的性命,给人家带来莫大的祸殃。

  这种不知三部九侯的医生,是不能够久长的,因为不知配合四时五行因加相胜的道理,会放过了邪气,伤害了正气,以致断绝病人性命。病邪新侵入人体,没有定着一处,推它就向前,引它就阻止,迎其气而泻之,其病是立刻可以好的。 

注解1

《素问》所论候呼吸之气进出针方法可能源于古人对呼吸气息出入的重视。呼吸运动是人体最为直观,也最容易感知的气的出入运动。古人在关注大自然云雾之气、水气等的基础上,必然较早关注自身呼吸气息的变化。呼吸,古代又称吐纳,是吸入清气、呼出浊气的运动。《庄子·刻意》曰:“吹呵呼吸,吐故纳新。”人们通过口鼻、肺部进行主要的呼吸运动。除了口鼻、肺部进行呼吸,实际上全身皮肤也能进行细微的呼吸,我国古人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南北朝时期出现的中国古代气功经典《胎息经》曰:“凡胎息用功后,关节开通,毛发疏畅,即但鼻中微微引气,相从四肢百毛孔中出,往而不返也【1】”。肺有节律地一呼一吸,对人体气机升降出入起着重要调节作用,是全身气机调畅的根本条件,古代导引气功术中亦十分重视调息的运用。呼吸运动在经脉理论中也很重要,《内经》有多处将呼吸视为经脉气血运行的动力,如《灵枢·五十营》“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灵枢·动输》“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肺气从太阴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来,故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不已,故动而不止。”

腧穴是人体神气(正气)出入之门户,也是邪气出入的门户。《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南宋医学家史崧叙曰:“神气之所游行出入者流注也,井荥输经合者本输也”。《灵枢·官能》曰:“是故工之用针也,知气之所在,而守其门户,明于调气”,《灵枢·刺节真邪》有:“用针之类,在于调气”。可见,针刺是通过刺激腧穴达到调气的目的,针刺补正气、泻邪气的主旨与口鼻、肺部吐故纳新、皮肤通过毛孔呼出吸入的道理颇为相似。因此善于取类比象,具有类推思维习惯的古人很容易将两者联系在一起,认为两者配合可加强针刺补泻效应,这应该是呼吸补泻产生的立意基础。针刺补泻操作时针的出入与呼吸节律同步,客观上也使呼吸后的气虚、气盛状态与针刺补虚泻实目的一致。高武《针灸聚英》对此描述:“或问:针形至微,何以能泻有余补不足?曰:如气球然。方其未有气也,则靥塌不堪蹴踢,及从窍吹之,则气满起胖,此虚则补之义也。去其窍之所塞,则气从窍出,复靥塌矣,此实则泻之之义也【2】”高武通过将人体比喻成气球,呼吸气盛、气虚喻为气球充气、泄气,针刺补或泻的意义与此相对应,是对呼吸补泻的一种形象解释。总之,究其深层立意,针刺补泻候呼吸进出针,隐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类比的思维方式。

呼吸是人体气息出入的重要方式。医治时必须使患者身心平静,呼吸调匀,《内经》多处强调这点,如《素问·平人气象论》云:“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灵枢·终始》云:“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气……深居静处,占神往来……令志在针……”。针刺时要求患者呼吸调匀,这与重视调息的传统医疗养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再者,呼吸吐纳与针刺补正气、泻邪气的作用属性类似,所以古人很自然地将两者联系在一起。

无论徐疾或开阖或呼吸补泻,都是直观地象征、体现“气”的(补)入或(泻)出的实现途径,其本质是古人区别病变征象的不同属性,予以相应属性的调整方法,属性一致是证治相合治疗观念的体现【10】。但是,实际上呼吸之气与针刺补泻之气本质不同,与针刺补泻主旨并不直接相关,也许正因于此,论述针刺原则与方法较多的《灵枢》对呼吸补泻并没有记载,而是强调候针下气至的方法。后世虽然有些医家也运用候呼吸进出针方法,如杜思敬、高武、李梴等,但在操作时多配合提插、捻转、徐疾、开阖等多种手法,构成复式操作,补泻效果是通过多种方法实现的。古人认为正气、邪气均可通过针引入或放出,因此候针下气至直接与补泻主旨相关,是判断针出入时机的关键,也是决定针刺补泻疗效的因素。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有:“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气至而有效”。但针下气至感觉细微且变化倏忽,所以古代文献对此有各种形象描述,如《灵枢·终始》“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难经》“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标幽赋》“若鱼吞钩饵之浮沉”、《注解标幽赋》“气至穴下,若鱼吞钩,若蚁奔走,或浮或沉也”。

综上可见,进出针时机的准确判断是决定针刺补泻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素问》主要偏重候呼吸之气进出针,兼有候针下气至的论述,《灵枢》则强调候针下气至的方法,且多以此判断出针时机。两种候气进出针方法中,后一种方法与针刺补泻主旨关系更为密切,故一直以来受到医家们的重视。《难经》对以上两种方法有所取舍和变化,更重视后者,并强调左手催气至后进针以及得气后再行补泻操作,这对元明清医家多种复式补泻手法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